1、准备猪肝、芹菜、调料适量。
2、首先将猪肝切片后加入糖、盐、淀粉、料酒抓拌均匀。锅中坐水,加入盐和糖,倒入芹菜过水后捞出。
3、锅中倒油,倒入葱姜爆香,倒入猪肝翻炒后出锅装盘。
4、芹菜倒入锅中翻炒,加入盐、糖、酱油、红椒、猪肝、香油、鸡精翻炒均匀,炒猪肝就做好了。
1、汤圆
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浓情蜜意,汤圆是广东人正月十五必须吃的食物之一了。一般是芝麻或者是花生的馅心,味道甜蜜。外表软糯,深受老人和小朋友的喜欢。不过汤圆吃多了不容易消化,所以我们要谨慎食用,不要多吃。
2、生菜
因为生菜谐音同“生财”,因此广东人也很喜欢吃生菜,生菜加点耗油清炒,味道非常的好。如果你也要有一道寓意丰富的菜的话,今年一定要给家人做一道生菜。
3、扁燕
其实扁食就是馄饨,不过广州地区的馄饨跟我们内陆地区的人根本不一样,广州的馄饨皮薄,一口一个,没有负担,再加上一些紫菜、虾米做的汤,味道那是相当的鲜美,扁燕里面还可以包鱼馅,味道会更好吃更新颖。
4、燕窝
广东人是非常在乎燕窝的,对于他们而言,燕窝的地位非常之高,为滋补上品,因此广东人正月十五的时候,一定会给家人蒸一碗燕窝,滋补开胃,美容养颜,也代表了及其尊贵的待客之道。饭后吃上这么一碗甜甜的燕窝,消食又甜蜜。
5、各种煲汤
广州人的煲汤非常出名,为了排出广东地区的潮湿,广东人可谓各个都是食谱的高手。板栗猪肺汤、木瓜老鸭汤,不管是什么食材,在广东人的手里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因此广东人正月十五一定要吃的就是一碗营养煲汤了。
1、一到立冬,广东人就会结伴去打边炉吃羊肉,热热闹闹地开怀大吃;而立冬后,不少人会把珍藏的高丽参、鹿茸找出来准备进补。广东人称火锅为打边炉。广东人重汤头,因此粤式的打边炉自然也以好的高汤为底,加上各式海鲜、山珍入味,蘸料则以沙茶酱为主。
2、在汕头每个节气都讲究进食不同应季美食,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进补”和吃板栗炒饭是汕头特有的习俗。据说立冬当天进补,营养成份会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进补药膳用的中药材有人参、当归、枸杞、西洋参、鱼胶、鹿茸、冬虫夏草、茯苓、黄芪等等,药膳常用的食品有乌鸡、鹧鸪、鸽子、鹌鹑、水鸭等。
3、在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先人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4、以前潮汕地区立冬还有吃“炣饭”的习俗,这种食俗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时的白萝卜、小蒜、新鲜的猪肉等,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据介绍,“炣”是指烹饪的方式,指用火烧,它体现了潮菜丰富的烹饪方式。
1、鸡蛋花沙参煲猪蹄。
材料:鸡蛋花20克、沙参3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踭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红豆陈皮汤。
推荐理由: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陈皮能防秋燥、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做法:红豆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好后,加入适量冰糖及一小块陈皮,锅中倒入适量水烧开,放入红豆大火煮,待红豆煮烂后,将冰糖、陈皮放入锅中拌匀,小火焖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时,捞出陈皮,只喝汤食豆。
3、排骨莲藕汤。
推荐理由:莲藕味甘,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b1,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藕肉易于消化,适宜老少滋补。
做法:先将莲藕去皮用刀背拍过后切片,排骨汆烫后备用,再将目鱼干用水冲洗后,用温水泡20分钟后,切片;将处理好的排骨、莲藕、目鱼干一起放入水中,加生姜以中火煮1.5小时后,撒上点香葱,加盐调味即可。
4、山药排骨汤。
推荐理由:山药补中益气,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山药排骨汤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口味咸鲜,可补肾养血,增强免疫力,立秋后食用,营养价值丰富。
做法:将排骨焯水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掉浮沫,再放入锅。 往锅中加入切成2厘米左右的火腿,大火烧开后,再一次撇去浮沫。随后加入葱、姜以及党参及少量的绍酒,同时改小火,盖上锅盖,炖半小时后,加入枸杞子,再加盖炖半小时。最后 加入去皮、切成滚刀块的山药,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炖至山药熟烂,加入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