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一个多么令人舒适的词汇,它指的不是肉体上的温暖,而是心灵上的。这世上很多东西可以让你感到温暖。比如,问候可以温暖、动作可以温暖、话语可以温暖,笑容可以温暖,鼓励可以温暖……而使我感到温暖的只是一个动作。
在夏天,我和欢欢去冯家屯的马市买小鸭子,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大巴车总算到了目的地,到了那里我不禁吃了一惊,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啊。有卖鸡的、卖鸭的、卖兔的,最前面的还有一个叔叔在卖羊和草。有大的、有小的,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一家卖小鸭雏的地方了,说它们小,也不算太小,十多只小鸭子挤在一个放满棉花的纸盒里,是一个胖胖的阿姨卖,阿姨一点也不漂亮,甚至有点丑,但她脸上的笑容让人看了暖洋洋的,我怯怯的问:“多少元一只?”阿姨大声说:“十块钱一只,都可健康了”。我想和前面比已经够便宜了,买吧。于是我掏空了钱袋买了两只回家,但不巧的是刚才还晴朗的天,一下子就点点滴滴地下起了小雨,可能是我焦急的表情,阿姨猜出了我怕小鸭子感冒,她就从屁股下拿出了一个小纸盒,从鸭窝里掏出了一些棉花和我挑出的两只小鸭子放在里面,没有多收我一元钱,突然,我的心一下子感受到了温暖。
这不就是一个无声的动作带给的温暖吗?
1、温暖是黑夜中盏指路明让迷失方向的人光明;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温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让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2、寒冬来临,漫天的雪花飞舞着,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觉格外的冷,不时地用手捂住嘴,好暖和一些。
3、无意间,我发现对面的一堵光滑的墙上贴了几张宣传单之类的纸,一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老清洁工用沾过水的刷子在纸上刷了刷,然后再用手细心的撕。
4、虽然是在对面,但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手被冻得通红,那红色,好似火一般。
5、当她认真的清除了好几张广告纸之后,又继续走到另一张跟前。但是,我看到,她右手举起来,却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又见她往墙面靠近了些,接着她微微摇了摇头,便离开了。
6、怎么回事?她为什么不清楚她?她是在偷懒吗?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中浮起。
7、我刚想去看个究竟,却又见一个瘦小的女清洁工走近那张纸。我原以为她会把那张纸清除,却没想到她的举动竟和那个老清洁工一模一样:举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8、见次,我更加疑惑了,便下定决心去看看。
9、过了马路,来到那堵墙前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寻人启事’。上面写着:赵杰,16岁,男……
10、疑窦冰释,我在这瞬间明白了一切。此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雪花仍如鹅毛般飞舞着,乐我不再觉得冷了,而是感觉格外的温暖。
11、冬天是寒冷的。但他也会让人感到温暖,正如那两位清洁工一般,这世间的那种浓浓的暖意,是源自于那火一般炙热的心。正是这种‘神圣’的火,点燃了我心中的那一瓣瓣心香。我想,它的温暖足够萦绕我的一生。
1、要破除封建迷信,防范天灾变人祸。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非常脆弱。灾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带来的直接损失,更严重的是它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恐慌。政府应当成为防灾减灾中的“稳定器”和“定心骨”,向公众及时传递真实的信息、理性的声音。
2、用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社会,防患于未然。
远在古代,人们学会了利用水利设施减少水患。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地貌、抵抗灾害的能力更加强大。如建立三峡大坝以来,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显著减少;南水北调工程也为北方抗击旱情提供了新的工具。
3、科学减灾,不打无准备之仗。
科学能够帮助预测灾害,同样能够帮助减轻灾害破坏的程度。分析人士能够根据以往灾害的历史数据,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应急预案,使人们尽可能远离灾害造成的伤害,并开展防灾演练等。
4、应用先进技术全天候观察地球,察觉灾害先兆。
为了观测天气变化,人来发明了气象卫星;为了预警海啸,人类在海底放置传感器,建立应急通信站。如今,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类认识世界、跟踪世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5、运用科技方法和手段来探知灾害成因,建立更为有效的监测方法。
多数自然灾害有着特定的成因和发生机制,通过长期跟踪分析,科学家已能评估一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借助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防灾减灾提供充分的预警信息。
1、光照温度:
昙花是一种喜半阴的植物,在养护时要为其提供适量的散射光照,夏季注意防晒。并且要提供15~25℃的适宜温度,冬季温度要在10℃以上,让昙花可以正常生长不受冻害影响。
2、四季浇水:
昙花在养殖时四季浇水不同,春秋季节2~3天浇水一次,夏季要增加浇水,可每天浇水1~2次,冬季则要减少浇水,一般5~7天浇水一次,平常保持土壤微干即可。
3、适量追肥:
适量追肥也是昙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之一,要在其生长期半月施加一次饼肥水,春秋两季则要每月施加一次氮肥,花期可适量施加一次过磷酸钙促使其更好开花,冬季不要施肥。
4、换盆松土:
每1~2年要对昙花进行一次换盆松土,在春秋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昙花脱盆,随后修剪根系,并更换上新的按4:4:2的园土、腐叶土和沙土土壤,使昙花可以更好生长。
5、注意事项:
(1)扦插繁殖:
昙花十分适合进行扦插繁殖,不过在扦插时要注意挑选2年生的老状枝条,并保持长度在10~15cm左右。等伤口晾干后直接扦插进沙土中养护,在3周左右枝条就会生根了。
(2)捆扎定型:
养殖昙花出现三年生的情况以后,要及时进行捆扎固定,将植株整体用绳子捆绑和木棍进行支撑,让株型较大的昙花可以保持直立状态生长,不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
1、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2、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