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法一:包饺子意味着保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着生活富裕。说法二:饺子的饺等同于“交”,这里意味着团团圆圆,讨个吉利的说法。说法三:对于穷人家来说,平时只能吃得上素菜,而饺子里面有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馅的饺子。
2、其实,不仅春节的时候吃饺子,平时想吃饺子了,人们就会开始和面、剁馅儿、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只是在古代的时候,有些穷人家,因为吃不起饺子,只在过年的这一天才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不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家户户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吃上饺子。
3、过春节吃饺子也意味着一家人团圆。对于在外面打拼的人来说,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会回家,平时很少回家与家人团聚。而过春节时,大部分人都在外地赶回家中,与家人聚在一起,不仅包饺子,还会做一大桌子的菜。
1、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2、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3、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1、过年发压岁钱是一种习俗,压岁钱即“守岁钱”。
2、除夕夜吃完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平安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大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随着时间渐渐流逝,压岁钱不再是压祟驱邪,而是让孩子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1、很久以前,那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年用“福”字作为暗记准备杀人。聪明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上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2、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是求吉利,二为纪念好心聪明的马皇后。
3、大家谨记,福到着贴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