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送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更新时间:2025-05-25 04:53:52

①送别的诗句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译文:不要担心前方的路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②关于送别的诗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③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是什么

1、《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2、此诗是作者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3、《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白话译文: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④送别的歌词

1、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2、《送别》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

⑤描写送别的诗句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