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根据发音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气息经由吹孔,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笛子、箫、埙、排箫等;气息经过哨子,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唢呐、管等;气息经由簧片,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笙、芦笙、巴乌等。
2、西方的管弦乐器就一般就是是吹的和拉的,在弦乐里面除了吉他、竖琴这些特殊了之外,其他的都是大中小提琴等拉的,所以,吹的和拉的你要换在中国民族乐器上文的话,可是说是丝竹乐器,就分类成吹奏乐器和拉弦乐器。
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为满、汉、白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相传由满族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材拼嵌而成,象征八旗的团结。鼓身扁小,鼓框用红木制,单面蒙蟒皮或羊皮,每边框侧开窗处,装有一对铜制钹。演奏时,一手持鼓,一手击鼓,并摇震小钹发声。现在主要用于曲艺表演伴奏,演唱者边唱边击八角鼓。
板:通常是由三块长方形木板组成的。前面两块缚成一体,后面是单块,前后用布带连结,撞击发声。主要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常与板鼓合用
板鼓:呈扁圆形,鼓面蒙皮,故又称单皮。木制鼓框厚而坚实,是由五块木头拼合而成的。鼓心部分稍凸起。京剧和北方戏曲使用的板鼓鼓心较小,声音高亢。南方十番锣鼓和江南丝竹乐中的板鼓鼓心较大,声音厚实。演奏时,在木制鼓架上系上绳子,将鼓置于绳子上,用两根鼓签敲击。在戏曲乐队中,板鼓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鼓师” “鼓佬”。
云锣:多由10面小锣组成,又叫十面锣。锣面无脐,四边钻小孔系绳固定于木架上,10面锣大小相同,因薄厚不同而音高音色不同。苏南吹打、十番锣鼓、西安鼓乐等乐器合奏中多用云锣演奏主旋律。云锣音色清亮,极富色彩。
钹: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大锣:属锣的一种,因面较大 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
1、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2、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