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拉松:白石南路(起点)-奉钱线-鄞城大道-鄞横线-宁裘线路口(折返)-鄞横线-鄞城大道-孟家埭路路口西500米(折返)-鄞城大道-环湖南路-环湖东路-沙山路-钱湖宾馆(折返)-沙山路-环湖东路-环湖北路-雅戈尓动物园南门(终点)。
2、半程马拉松:白石南路(起点)-奉钱线-鄞城大道-鄞横线-宁裘线路口(折返)-鄞横线-鄞城大道-孟家埭路路口西500米(折返)-鄞城大道-环湖南路-水上乐园(终点)。
3、迷你马拉松:白石南路(起点)-奉钱线-环湖南路-水上乐园(终点)。
1、不能在比赛路上获得非官方提供的饮料,在马拉松赛中,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提供水和其他饮料。
2、而在比赛路线上,每隔5公里有一个饮料站,水和饮料放在运动员经过时容易拿到的地方。
3、运动员也可自备饮用水,除此之外,运动员不能从比赛线路上其他地方获得饮料。
4、不能私自离开赛跑路线,运动员只要在裁判的监督下,沿正确的路线比赛即可。
5、如有特殊原因,还可在裁判员的监督下离开赛跑路线,但如果不在监督下离开就会失掉比赛资格。
1、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北马赛)是有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认证。
2、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AIMS)备案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首次举办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比赛由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最后折返回天安门广场,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但是遗憾的是受规模和影响所限,水平并不算很高;1983年,比赛线路更改由工人体育场出发,经建国门、天安门、公主坟至外语学院回转至公主坟,经象来街、和平门、崇文门、建国门回到工人体育场并就此沿用至1998年;1984年以后,随着名气的渐响和主办方的经验渐多,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选手前来参赛,北马赛的水平也稳步走高;1986年,日本选手儿玉泰介跑出了2小时07分35秒的当年度世界最好水平,也创造了此后尘封27年的北马赛男子项目的最高纪录
3、1989年,首次设立女子马拉松,并有19名女选手参加;1990年,第十届北马赛黎叶梅以2小时32分14秒为中国选手首次摘走了女子组桂冠;1992年,第十二届北马赛。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选手报名参赛。女马名将谢丽华跑出2小时28分53秒夺冠,就此开启了中国女选手长达22年的冠军路;1999年,恰逢建国5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比赛起点重回天安门广场,一路沿西长安街、金融街、钓鱼台国宾馆,途经中关村到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结束。
4、2008年,北马赛为突出北京奥运特色,路线规划上出现了鸟巢、水立方和奥运北场馆区等奥运场馆的身影;2009年,北马赛由天安门广场出发,途径金融街、钓鱼台国宾馆、昆玉河、知春路、学院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新老北京的主要地标性建筑形成成熟的路线;2011年,首次将“为慈善而跑”的新运营模式引入中国,为北马赛注入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精神内涵;2013年在竞技成绩上取得了历史突破,埃塞俄比亚选手的托拉?沃尔德格贝里尔以2小时7分16秒的成绩打破了2小时7分35秒的赛会记录。2015年,在预报名阶段就刷新了国内全程马拉松的新纪录的超6万人报名,最终经过抽签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0名选手从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跑到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中心区庆典广场。
5、如今,已过而立的北马赛已发展成为中国田径协会市场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单项赛事,具有国际影响的传统性国际赛事,并一举跻身于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北马赛的火爆必将年甚一年,不过话说回来,初秋,在北京最美的季节,来一场传统与现代的邂逅,如此美事,不火爆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