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经理助理职责:协调领导,联系群众。
2、总经理助理处于“总管家”与“部管部长”的双重位置,围绕着中心工作,上协调领导,下联系群众,事务、政务都要过问。与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一起并称公司高层人员。国企中总经理助理一般是升为副总经理前的过渡职务。
1、总裁是相对于集团/事业部而言的。一般来说,一个大的集团公司,下面会有很多的子公司,子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总经理。总经理是公司的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但实际上,总经理所在的层级,还是会因公司的规模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中小企业,总经理通常就是整个组织里职务最高的管理者与负责人。而若是在规模较大的组织里 (如跨国企业),总经理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旗下某个事业体或分支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2、总经理是董事会聘用的,具体负责企业管理工作。总裁看各公司的具体规定,差别比较大。
3、一般法律意义上是一样的,在《公司法》里都是“经理”;之所以不同看不同公司的偏好。总经理是由董事会选聘 / 委任,并向董事会负责。
4、二者职位无高低之分。严格意义是平等的,在大型集团中一般都会同时设置,负责企业不同方面的运营和管理,同时也是一种互相监督。
1、总经理办公室的位置选择
一个房间因为坐向的关系,会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有贵人相助位、财神位、凶煞位。总经理的位置当然应该定在贵人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得到贵人的帮助,管理下属有威信。如果办公室设在凶煞位上,总经理自然会失去威信,也得不到贵人的相助,员工也不服从管理,事业也停滞不前。
原则上总经理的办公室,应设在整个公司的后方,犹如军队的指挥官在后面掌控一样,反之总经理的位置设在进门处位置,就像小兵打前阵,不符合常理。总经理位置可设在西北位,因西北为“乾”卦之位,乾卦取象主事者也。
2、总经理办公室的空间讲究
有的老板为了节约地方,没设自己办公室;而有的老板为了显气派,把自己的办公室弄得特别大,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理的。总经理办公室就像龙头,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公司整体运转不灵活,面对各种竞争不能随机应变,从而阻碍发展。
那么总经理办公室要多大面积才比较合适呢,一般总经理的办公室,占整体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宜,注意这里说的不包括工厂。另外总经理办公室的面积不宜太大,因为太大不易聚气,呈孤寡之象,业务会衰退。千万不要以为房间越大越气派,当然太小也不宜,代表业务不易拓展,格局发展有限。一般来说,应该在15至30平方米之间,并且最好设在较高楼层。
3、总经理办公室的桌椅摆放
总经理的办公座椅摆放也有严格的要求。第一,椅子后面不能空,一定要有墙为靠山,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有“靠山”,有靠山,风水才能得到各个方面的照顾。
但是,总经理的办公椅也不能为了追求“靠”而紧紧顶在墙上,那样会适得其反。风水学说认为,这样会把自己的后路堵死,没有退路。办公椅靠墙正确的距离,应该是距离墙有一尺左右的距离,这样椅子左右前后转动都可以,就能达到做事情进退有余的要求了。
4、总经理办公室开门原则,不能从“靠山”开
第四点紧接着第三点说,意思就是开门的方向,不能在总经理的身后这道墙,这样容易造成公司的下属暗地里捣鬼,而自己不能觉察,从而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而大门直冲着总经理的办公桌,也不是很好的方法,最标准的开门是在办公桌的右前方开门,这样才是最符合风水的总经理办公室开门原则。
5、进入总经理房间的路线设置
虽然总经理房间大都设在后面,但从大门走到房间的路线也不可弯弯曲曲,或杂物阻碍,或曲径幽深。这样财气不易进入房间,反而会使业务发展困难重重。
6、总经理办公室的形状设计
总经理办公室的不宜为“L”形,柱角多的办公室也不宜,这样会造成不易与员工、客户协调沟通的情形,圆形办公室也不宜。
7、总经理办公室的装饰要点
总经理办公室的玻璃不宜太多、太大,否则会减低隐秘性,宜用帘子装饰。桌位应面向窗户,或看得见员工,最好与员工坐位一致,或与房子的坐向一致,如此方能上下一条心,亦可以俯天下之背。
董事长Chairman of the Board直接领导公司里的董事会或董事局,以及附设的任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一些专门委员会,是公司的最高领导者,一般是持有最多股份的股东。在日韩称为会长。理论上可以是公司管理层所有权利的来源。
总经理 General Manager是公司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在日韩称为社长。董事总经理表示既是董事会成员之一的董事,又是负责经营大权的总经理。若仅仅只是总经理职位,至多只能列席董事会,无法参与表决。股份公司的总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实现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总经理的权利有多大,要参考其雇佣合约条款及工作范围。总经理位置有多高,要研究其组织构架图,有不少企业其内部有不少于一个总经理。
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是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时的产物。由于市场风云变幻,决策的速度和执行的力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传统的“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的公司体制已经难以满足决策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让经理人拥有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利,让经理人更多为自己的决策奋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EO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ceo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将原来董事会手中的一些决策权过度到经营层手中。CEO是管理层之首,位阶仅次于董事长,高于总裁、总经理等高管。大多数情况下,CEO是作为董事会成员出现的,总经理则不一定是董事会成员。许多中小企业的总经理或总裁,形成三者混用现象。
总裁 President可能是仅次于CEO的公司第2号行政负责人,一般在集团公司才使用的称呼。二战结束之后,欧美大公司的执行权发生了变化,演化为“重大执行权”和“日常执行权”两块,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针、重大人事任命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等属于“重大执行权”范畴,由CEO掌握;一般政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规模的投资等属于“日常执行权”范畴,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说CEO是总理,那么President就是掌握日常工作的第一副总理,如果这两个职位不属于同一人,那么CEO的地位较高。
首席运营官又常称为运营官或营运总监。是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经CEO授权负责统管公司经营工作,建立统一的经营管理方针政策,行使对公司经营工作的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利,并承担执行各项规章、工作指令的义务。
总监 Supervisor or Director指承担对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力或关系公司全局性的工作事务的岗位职务者。在企业经营权层次,“总监”的岗位级别介于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在企业所有权层次,“总监”是接受董事会授权执行某项关系公司全局性工作事务的岗位职务,对董事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