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就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说起了。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渺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等河流,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达到1300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在视觉上它就显得特别高大,登临泰山会感到“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2、泰山山脉绵亘100多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了一种安稳之感,形体的庞大又产生了一种厚重之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的威仪,因此,我们常用“稳如秦山”、“重如泰山”来形容稳当、厚重。
3、再者,在民间传说中,远古时开天辟地的神人盘古死后头颅化为东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足部化为西岳。盘古的尸体朝向东方泰山,也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应该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造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秦山就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
1、关于泰山有很多著名的神话传说,比如:飞来石,石敢当以及碧霞元君等神话故事,还有关于这座大山的一些禁忌,比如泰山童子不能爬泰山,情侣不能爬泰山,还有一个就是爬泰山的时候不能登顶。
2、不能登顶的说法是很多人比较忌讳的,尤其是商人以及官场上的人,因为登顶代表着你走的这条路到了尽头,这条路不止是泰山上的路,也指仕途,商业等,所以很多人都十分避讳。
3、有大部分来泰山的游客到南天门上去走一圈就下来了,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导游也会加以提示,而登山不登顶的话,说明路还很长,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1、相传远古时期,皇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共达27次,其中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而后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有的还多次来泰山封禅。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得泰山的神圣地位达到了无以复制的程度。
2、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本身的山脉就不多,而且四周全是低矮的山脉,所以登到泰山顶上观望四周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以就有了那句话,“登泰山而小天下”。
3、泰山是中国沿海最东边的山,再往东那就是渤海和东海了。在泰山观日出奔腾豪迈,有紫气东来之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