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体和人类物质的来源(所需有机物最终由绿色植物提供)。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体和人类能量的来源(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体和人类氧气的来源(使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或绝对稳定)。
4、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生化反应。通过阳光,把吸收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光合作用和人类(动物)的呼吸代谢,构成一个地球的空气循环。同时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为人类(动物)提供了实物。
1、“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的意思是:每个人之间的悲欢并不完全相同,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未必让他人感到快乐;让你感到难过的事也未必会让他人感到难过。
2、人间悲喜不相通这个典故,是出自那个鲁迅先生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3、每个人之间在感情方面是不可能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毕竟没有经历过是不可能有他(她)那样的心情或者感受。而且还有一方面就是,同一件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能真的会不一样。
1、吞食害虫。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食谱的7%左右;动物性食物约占食谱的93%。从解剖的60只青蛙中发现,在动物性食物中,被吞食的动物涉及四门、四纲、十目、三十多个科。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 000只。因此,青蛙是是水陆两栖动物,是“农田保护神”,也是捕捉害虫的“顶级专家”。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农田卫士”,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
2、医用价值。青蛙不仅吃害虫,还有可能帮我们抗流感。美国和印度研究人员18日说,他们发现一些青蛙的皮肤黏液中有一种成分,有望用来杀灭H1型流感病毒。
1、人类与动物以及大自然是相辅相成的。离开动物人类不能生存。对于动物,我们应尽力去保护它们,以弥补过去对它们的伤害,挽回与它们之间的友谊,携手并进,共创美好家园,促进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稳定地发展。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我们把人类劳动进一步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又可以进一步发现,创造性劳动是人脱离动物的根本力量。动物与人一样,也要生存,因而要为它所必需的生存资料而奔忙。但是,动物的生存行为不是劳动,只是一种活动。动物的这种生存活动是本能的,或者说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