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球感,让脚熟悉足球:将足球放在地上,你尝试去单脚踩球,踩到后迅速将脚收回并换脚,如此循环。
2、挑球基本功训练:将球静止在原地,你踩球并向后拉球,脚尖发力,尝试将足球挑起。左右脚反复训练,直至能熟练地将足球挑起一定高度。
3、右脚颠球:一般人是右撇子,所以先从惯用脚开始练起。右脚踩球,挑球成功后尝试颠起一个。颠球时尽可能绷脚尖,勾脚尖会导致足球偏向你的身体一侧。颠球高度在大腿中部附近最有利于连贯颠球,建议颠倒此高度:不要急于想着增加连贯颠球的数目,不断夯实基础,就先颠一个。熟练到颠球高度你能控制、颠起的足球不会乱跑,就可以逐渐尝试颠两个,三个,直至更多。
4、左脚颠球:右脚掌握颠球后会对左脚产生很好的影响。一般来说左脚用起来不太习惯,这就需要你付出比右脚更多倍的努力。颠球方法同右脚,不同的就是需要你下更多功夫,让你的左脚能像右脚一样灵动起来。
5、左右脚颠球转换:单脚颠球熟练掌握之后,便可以开始尝试左右脚颠球转换,这最后一步对于你来说几乎已经是毫无难度了。右脚踩球,向后拉球将球挑起开始颠球,迅速反应放右脚,慢抬左脚触球。由简到难,先尝试颠一对,再挑战更多。
1、羽毛球是轴对称。
2、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a figure has reflectional symmetry),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axis of symmetry)。注:斜放的图形只要能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间画一条线,那条线叫对称轴。
1、增加挥拍的加速距离。加速距离较长,球拍具有的能量就大,击球时传给球的能量也就大。
2、身体各部协调配合击球。仅仅靠前臂、手腕将球拍快速挥动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必须靠腰的转动,腿的蹬地,上臂、前臂、手腕、手指的多种力量,既有局部肌肉本身的发力,又有其他部位肌肉发力传递过来的动量,最后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快速的挥拍动作。
3、击球前放松身体各部位。使身体各部位肌肉尤其是主动肌放松,并得到充分的拉长(拉长肌肉的初长度有利于发力),握拍亦要放松,在击球时再握紧球拍柄,这样不仅能发力击球,而且还不易疲劳。
4、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击球点选择得好,能使动作得以充分完成,只有动作完成才能做出正确的击球技术,正确的击球动作是充分发挥击球力量的保证。
5、提高球员的力量素质。这主要是提高指、腕、前臂内旋、外旋,上臂绕环,腰的转动,伸腰、下肢的蹬、跳等力量。而以上所述的身体力量的提高,应侧重于爆发力,这是提高击球力量的根本。
1、羽毛球场地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双打球场对角线长等于14.723米,单打球场对角线长等于14.366米,线宽40毫米。理想的羽毛球比赛场地是用弹性的木材拼接而成。
2、场地中央被球网平均分开为长方形场地,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场地高9米,周围2米,内不得有障碍物。
3、羽毛球网长6.10米、宽 76厘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牢固地张挂在两网柱之间。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
材料:
目前国际比赛已采用化学合成材料作为可移动的塑胶球场。在基层的各级比赛中,当达不到上述条件的要求时,也可以在水泥地或三合土的地面上进行竞赛。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体育馆、机关、单位,医院等一般都有自己的羽毛球场地。不论是采用木板地面还是合成材料地面,都必须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感到太滑或太粘,并有一定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