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佩戴口罩前、脱除后应洗手。
2、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3、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4、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5、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
1、冬天不宜长时间戴口罩,冬天怕了,戴口罩以为可以御寒,但是人的呼吸道,如鼻腔、咽喉、气管表面均覆盖有许多黏膜,黏膜下又有微血管。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没有必要戴口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耐寒能力。要是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2、提防雾霾天,冬季是雾霾天气的高发时段。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易进入人的呼吸道并刺激黏膜,甚至会损伤肺部,极易诱发包括呼吸道感染在内的多种疾病,这种情况就可以选择戴口罩,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3、不必选择专业防护型口罩,没有必要为了过滤PM2.5,而选择戴N95、N99等专业防护型口罩。从理论上来讲,口罩的防护材料越密闭,阻挡颗粒物的效果越好。
1、需要,首先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
2、要求做好人员的健康监测。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
3、制定异常状况的评估制度,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
4、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