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养生 >白露养生知识
白露养生知识
更新时间:2025-05-24 00:14:34

Ⅰ.白露养生知识

1、防:预防心血管疾病需勤测血压。

很多人夏天的时候血压很好,甚至都不用吃药,但是到了秋天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发生意外。忽凉忽热容易使人体血管时常处于从扩张到相对收缩,又从收缩到扩张的状态,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威胁。

秋季要坚持监测血压。通常而言,一天中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可以监测血压变化。第一,清晨刚刚醒来,但未起床前,这个时间点的血压波动较大;第二,上午10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药后的血压变化;第三,下午2点至3点左右,这个时间段可以反映血压的反跳;第四,下午约6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第五,睡觉前,晚上10点至11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大致反映血压在夜间的变化。

其次,每天测血压的次数可以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每天按照上面的时间点测量2次左右就可以了。

2、衣:不宜赤膊露体应注意添衣。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后再赤膊露体,容易受凉。最好穿上长袖衣服,不要再赤膊贪凉,晚上睡觉注意足部和腹部的保暖。

食:不能一味进补应注意养肺润燥。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

另外,可多吃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应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

3、住:夜里不能贪凉可温水泡脚。

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4、行:多运动锻炼动静和谐。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Ⅱ.春季养生知识

1、养生要养体,春季养生保健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度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就会有健康的身体。

2、消脂排毒,千金难买春来泄,消脂排毒正当时。 整个冬天,大多数人处于蛰伏状态:深居简出、运动量减少,又偏好膏粱厚味之食物,一冬下来,体内积存了大量的脂肪和毒素。古语有说:“千金难买春来泄”,意思指的就是“春季消脂排毒正当时”。

3、休养生息,女人养生应该由内而外,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Ⅲ.食物养生知识

1、吃多种食物,均衡饮食有助增强身体抵抗力,使人更加健康长寿。世卫建议,日常饮食应尽量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土豆等多种主食,外加各种豆类、新鲜果蔬以及鱼肉蛋奶等动物来源食品;尽可能多吃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食品;零食最好选择新鲜果蔬和无盐坚果,而非高糖、高脂和高盐食品。

2、少吃盐,吃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世卫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茶匙)。人们在烹饪时应少放盐,减少使用酱油等咸味调味品;在购买罐头、蔬菜干、坚果等食物时,尽量挑选不添加盐和糖的品种;餐桌上不摆放盐瓶和含盐调味品;检查食品标签,选择低钠产品。

3、低脂少油,人们在饮食中如果摄入过多脂肪会增加肥胖、心脏病、中风风险,人造反式脂肪对健康危害尤其大。世卫建议,用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更健康的油替代黄油和猪油;选择鸡鸭鱼肉等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肉”,而不是猪牛羊肉等“红肉”;烹饪时尽量用蒸或煮替代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