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根据当地指示的情况,来看能不能野餐,不过就当下而言,还是减少外出比较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2、今天的清明节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出去野餐的好。今天清明节全国都要默哀三分钟。最好不要去搞什么活动。清明节最好都不要去扫墓。只要活着的人身体安康。就是对逝者的最好的告慰。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清明节最早是农耕节,当时还另外一个节日就是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代的晋文公和贤臣介子推。当时在宫廷内发生了内乱,晋国太子的异母兄弟想除掉他,夺得皇帝之位。为了逃避被害,最后逃出宫中四处流浪,还带着最忠诚的臣子介子推等人。
2、就在某一日,在大山中太子和介子推等人迷路了,出现断食的程度,介子推毫无犹豫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大家煮汤喝,暂解饥饿,太子等各位臣子都十分感动。这件事一直被晋国太子放在心里。19年后,重新回到晋国,成为了一国之君后。叫晋文公。当时很多帮助晋文公的臣子都进宫行赏了,可是却不见介子推来。
3、当时介子推并不想去,更没想到介子推带着老母亲悄悄的回到了老家,隐居山中。晋文公心里很不舒服,就去山中邀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并不想回去受赏。最后晋文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火势太大把介子推其老母亲都意外烧死了。
4、十分后悔的晋文公深表歉意,十分悲痛,决定把介子推其母亲埋在柳树下,称为“介山”,就在死的那天不许百姓烧火吃饭,只能是生冷食物,表示纪念介子推,定为“寒食节”。从此以后再介山的介子推坟上每到这一天就会有人按时去扫墓祭拜介子推。
5、于是这天寒食节又被定为扫墓,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属于二个节日的。到唐代的时候,二个节日很相近,就定为清明节和寒食节为同一天,于是在清明节当天就出现了扫墓的习惯。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清明节吃青团子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其实青团子就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它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青团子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清明节的传统特色美食。
2、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一个子推馍大约重一斤,用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工具,以及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馍”,里面包着鸡蛋或者是红枣,上面捏制有顶子,四周会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用旺火蒸出。据说清明节吃子推馍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的。
3、清明螺
清明螺其实是田螺、螺蛳。清明节吃田螺其实也是起源已久的了。因为清明节前后其实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肉肥美。“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这两种说法其实也在民间流传已久。 炒螺丝是一道很简单又很美味的菜,做法也不复杂,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做一下这道美味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