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表达端午节的诗句
表达端午节的诗句
更新时间:2025-05-25 10:52:44

1)表达端午节的诗句

1、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释义: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2、己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释义: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3、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释义: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4、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释义: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5、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释义: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2、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

3)代表端午节的诗句

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5、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