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1、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包括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
2、不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而且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以后的基本国情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3、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长过程。
4、社会主义价值是人类价值目标追求的延续和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中,人类的社会理想以社会主义价值的形式得到了科学表达。
1、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
2、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公平正义。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只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够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