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根本,诚信是国与国友好往来的基石,诚信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一生好比一辆驶向前方的列车,那么诚信,就是列车前行所需的能量。诚信犹如春天里盛开的鲜花,让人赏心悦目;诚信犹如通向成功彼岸的风帆,催人奋发前进;诚信犹如修房是所需的泥土,没有它就如一盘散沙。
2、鲁迅说:“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是一种心境,一种推心置腹的心灵展示,一种大彻大悟后对生活的感悟。他能卧听风花雪月的絮语,也能激荡金戈铁马的豪情。
3、诚信是一种灵魂,一句真挚的话语能唤回浪子的心,它胜过无数祈祷的圣歌。
4、诚信是一种浪漫,一种欣然迎接朝霞晨曦,洒脱正视生活刀光剑影的凡人意趣。
5、诚信是一种美丽,一种打开心扉良辰美景比比皆是的幽静和特许的自然,一种自我领悟亮丽人生的真正底蕴,一种用坦诚兑现自己不凡与独特的慨然承诺。
1、每一个人都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过客,他们也许能教给我们人生的大道理,也许能带给我们不同的经历,也许能送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她教给了我诚信。
2、认识这个人,是在去年冬天。那天,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出门散步。路过一家已经打烊的早餐店时,我和妈妈发现在一盏路灯下有一个老奶奶在卖东西,那盏路灯已经十分陈旧,却还是坚守在老街上,用橙黄色的灯光为行人照亮前方的路。凭着微弱的灯光,我看清了她的相貌。这个老奶奶大约六、七十岁,似乎很爱笑,双眼随时都眯着,嘴上挂着一抹慈祥的弧度,口中哼着小曲。她头上戴着一块花布做的头巾,那头巾的末稍在寒风中轻轻地飘着。
3、我和妈妈走了过去,想看看老奶奶在卖什么。“大娘”妈妈打了声招呼,“您卖什么呢?”“卖苹果呢,三元一斤!”老奶奶抬起头来,边说边掀开竹篮上的布,里面是红彤彤的大苹果“哇!这苹果真不错!”妈妈惊呼了起来。“给我全包起来吧。”妈妈看了看竹篮里剩下的苹果,对老奶奶说。看着最后几个苹果卖出去了,老奶奶笑得好开她熟练地把苹果装了起来,放在称上称重。
4、妈妈看了那些苹果,又看了看老奶奶背后装满苹果的篮子,忽然眼前一亮,对这个老奶奶说:“大娘,要不您把这些苹果也卖给我吧。”“不行,”老奶奶斩钉截铁地说,“我答应一个小伙子要把这些苹果卖给他了,他回家拿钱,我一定要等他,现在卖给你们就是不守信用。”“那您等了多久了?”我忍不住挤到老奶奶面前问了一句。“他说五点要来,但已经八点了……”老奶奶说,神情中带着一闪而过的失望和落寞。妈妈仍然不甘心,又说了一句:“他八成是不会来了,要不您就把这些苹果卖给我们吧。”老奶奶还是坚定地回绝道:“不行,无论到多久,我都要等,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信用。”妈妈不再坚持,付了钱,和老奶奶道了别,便和我回家了。
5、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时回过头去看,老奶奶头巾末稍的花布仍在轻轻地飘着。那路灯微弱的光也在因诚信变得更加强烈。
1、“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1、言而有信: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2、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
3、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
4、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