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鱼腥草用清水洗净,摘去老根、叶,留下嫩白根及叶片,再用手将其分折成长短合适的段。
2、蒜头压成蒜蓉,用微波炉制作好辣椒油。
3、用凉开水将鱼腥草浸泡5分钟(不喜欢鱼腥草鱼腥味儿的人就多泡些时间),捞出沥干。
4、把鱼腥草放在一个大盆内,淋上辣椒油、蒜蓉、放上调料拌匀即可。
1、鱼腥草全株均可入药,对流感、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解毒、清热、镇痛、止咳、顺气、健胃等医疗作用,外用可治疗疥癣、湿疹、痔疮等症。
2、鱼腥草还有一个功效就是能够促进头发的生长,能够使已经变白的头发变黑,而且具有很好的滋补身体的功效。
1、水分
鱼腥草喜欢在有湿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养殖期间一定不能出现缺水的现象。尤其是较为干旱的季节,更应该及时的对它浇水,让它处于阴凉湿润的环境里。土壤要维持湿润的状态,但在有积水的时候也要第一时间排出。
2、阳光
它是不喜欢阳光的,适合的阴凉的地方生长,在养殖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它接受强烈的阳光照射。
3、土质
养殖鱼腥草应该使用土质肥沃的沙质土,里面最好是含有一定的腐殖质。虽然它喜欢有湿度的环境,但其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不能太差。
4、肥料
在栽培的时候就要在土中添加肥料,施够一定的底肥,主要是使用氮磷钾肥。在它生长期间需要合理适当的追肥,可以配合尿素使用。注意,肥的浓度要尽量低一些,不要施浓肥。
5、注意事项
因为它的生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只要给它阴暗的环境,它就可以生长。要注意的是,养殖的环境不但要阴凉,还要有一定的湿度,很多人为了满足前者,就会忽略掉水分湿度这一方面。
1、鱼腥草作用: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炎。
2、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3、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如下。
1、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2、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4、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5、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