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尔吉斯共和国(俄语:Кыргы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英语:Kyrgyz Republic),简称“吉尔吉斯斯坦”(俄语:Кыргызстан,英语:Kyrgyzstan),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2、吉尔吉斯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议会制。主体民族为吉尔吉斯族,其余为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人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而在一世纪的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下俄语仍使用较广而作为官方语言。70%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
公元15世纪下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31日独立,改为吉尔吉斯共和国。
3、吉尔吉斯现为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
4、2020年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发布总统令,宣布比什凯克、奥什和贾拉拉巴德3座城市,以及奥什州努卡特和卡拉苏、贾拉拉巴德州苏扎克3个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吉议会随后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总统令。根据总统令,紧急状态将从3月25日8时开始,至4月15日8时结束。10月9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签署命令解雇总理并解散政府。10月9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首都比什凯克进入紧急状态。
1、吉尔吉斯人(Kyrgyz) 是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又译为柯尔克孜人(中国境内的译作“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意为“山里的乌古斯人”,也有认为是“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
2、吉尔吉斯人(中国境内称柯尔克孜族)是跨境居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其余分布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等地。
3、吉尔吉斯人使用吉尔吉斯语,分东南、西南和北部3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1926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苏联境内的吉尔吉斯人改用拉丁字母,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沿用阿拉伯字母。
4、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949年前以游牧畜牧业经济为主,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形式。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柯尔克孜族进入了新的时代。在柯尔克孜族地区进行了民主建政和一系列社会改革。1954年成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1、吉尔吉斯斯坦是吉尔吉斯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吉尔吉斯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议会制。
2、首都:努尔苏丹(Nur-sultan,Н?р-С?лтан;原称阿斯塔纳,2019年3月更名),有一座机场名为纳扎尔巴耶夫国际机场。努尔苏丹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
1、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亚洲——中亚地区的一个国家。
2、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东南和东面与中国相接。北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界乌兹别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
1、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是比什凯克。比什凯克市原名皮什佩克,它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吉尔吉斯阿拉套山北麓、 美丽富饶的楚河盆地中央。1878年建市,1926年改名为伏龙芝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1991年2月5日改成现名。它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
2、比什凯克海拔750~900米。面积130平方千米。市区横跨阿拉尔却河和阿拉密琴河,大楚斯基运河横贯其北部。东部为新工业区,西部为老工业区和铁路货运站,南部有文教、科研机构和工厂。1878年建市。1926到1990年称伏龙芝。1991年2月改名为比什凯克。
3、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部门为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生产农机、机床、电机、仪表等。轻工业、食品工业也很重要。乌兹别克的布哈拉有输气管道通该市。陆路交通枢纽。有铁路通土西铁路上的卢戈沃伊和伊塞克湖西岸的雷巴奇耶等地。公路通塔什干、阿拉木图、奥什等地。航空要站(主要机场:马纳斯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