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属于自己的电脑手机上千万不要留下任何密码或相关的文档记录等。
2、尽量不要把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等保存在手机中。
3、定时的清理自己的电脑手机,包括一些浏览的网页,聊天记录等。
4、在扔快递包装的时候要记得把自己的相关信息撕掉。
5、陌生人或是自己不太熟悉的人发来的链接甚至是红包等都不要去点击。
6、在传递身份信息的时候尽量选择打电话的方式,聊天软件都有可能把信息泄露出去的。
1、向父母和老师求助。你可以正式地、认真地、客观地向父母和老师倾诉自己的遭遇。不仅强调自己身体上所受的伤害,还有精神上所受的伤害。不要隐瞒自己所受的委屈,也不要刻意夸大,从而避免未来万一面临更严重的校园霸凌时失去父母和老师的信任。
2、早在2016年6月起,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就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建立校园霸凌救助热线。如果遭到校园霸凌或者目睹其他同学遭到校园霸凌,都可以拨打学校救助热线,寻求帮助。
3、必要时,可以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这是共青团中央权益部设立的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热线电话,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如果学校老师和父母无法真正保护你,你可以向社会各机构寻求帮助,甚至拨打110报警,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认知,避免产生自卑自责的负面情绪。尝试用幽默和冷漠的方式化解霸凌危机,对霸凌者避而远之,并且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信念,“这不是我的问题,是对方的问题”。
1、这种口罩可以保护自己,却有可能伤害别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谈到呼吸阀式口罩的问题时表示,这种口罩的阀门是单向阀门,呼气时,排出的气体将阀片吹开,达到迅速排气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口罩上没有过滤层过滤呼出的气体,如果是病人使用,就有可能将病毒排出。
2、只保护自己的原因。因为是单向阀门,吸气时阀门关闭,可以避免吸入污染物。对于佩戴这种口罩的人来说,在普通环境下可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同时,这样的口罩可以使人在呼吸时更舒适。不过,一旦戴这种口罩的人本身就已被感染,那么,病毒也会被阀门排放出去,威胁到周围的人。在公共场所,谁都不知道周围的人群当中是否有人感染,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防范,保护好自己。如果大家都能正确佩戴口罩,在两个人之间,就形成了双重防范。如果其中一人戴了有呼吸阀的口罩,对于另外一人来说,等于是只有一层防范。
3、这个道理和确诊病人住进负压病房有相似之处。何为负压病房?就是在特殊的装置下,病房内的气压小于病房外的气压。外面的空气能进来,里面的空气却不能直接处理,要经过处理才能排出去。这样,就避免了病毒逃离病房的可能。
要想预防膝关节不受损伤,首先要对膝关节进行保暖。现在正处于夏季,并且已经入伏,很多人避暑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想到还要进行保暖呢?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认识,很多人都忽略了或者不知道去对膝关节进行保暖,等因为膝关节着凉而患上滑膜炎以后,才追悔莫及。
膝关节是平时使用比较频繁的关节之一,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磨损,或者外伤,尤其是穿着高跟鞋爬山、爬楼梯时,膝关节的磨损程度就会更加严重,长时间只使用不进行维护,就很容易使膝关节患上滑膜炎。
1、打架了,双方都有责任,对于先动手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2、双方因民事纠纷而引起的打架斗殴,需要根据双方的过错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来说,先动手的一方过错责任较大,当然如果对方侮辱、诽谤在先,情节恶劣的,那责任就另当别论了,具体双方责任大小是需要法院综合全案来确定的。
3、如果是一方无故殴打另一方,那么被打一方是可以采取正当防卫的,给对方造成的损伤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4、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按照下面的条款判处。
5、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7、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和处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8、(一)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对此应注意以下两点:(1)伤害行为的非法性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伤害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一定伤害的,则不构成犯罪;(2)本罪故意伤害的必须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自伤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其他罪,如军人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伤身体的,应按照刑法第434条的规定,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9、(二) 构成本罪的伤害程度限于轻伤、重伤、伤害致死三种情况。轻伤以下的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重伤、轻伤、轻微伤区分的标准,应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规定为准。
10、(三)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
11、(四)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以其他罪论处的故意伤害行为,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12、(五)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另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