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育儿 >儿童发热怎么办?常用的降温措施如下
儿童发热怎么办?常用的降温措施如下
更新时间:2025-05-25 11:20:39

(1)儿童发热怎么办?常用的降温措施如下

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药物降温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中医药降温 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人工冬眠疗法 是以药物(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2)缩句常用的方法

1、缩句去掉修饰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有的长句子都有很多修饰的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可去掉,例如: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副词表示状态的词语,“高高兴兴地”,这个词语可去掉,保留了主干。缩句为:小花猫晒太阳。

2、缩句去掉形容词语,“的”字前面的词语。有的长句子有修饰的形容词语都放在名词前,“的”字前面的词语就属于这样的词语,可去掉,例如:漂亮的女孩唱出美妙的歌声。形容词语就有“漂亮的”、“美妙的”,这两个词语可去掉,缩句为:女孩唱出歌声。

3、缩句去掉补充说明词语,得字后面的词语。有的长句子中有补充说明的词语,也就是补语可以删去。“得”后补充说明的词语可删掉。例如:运动员高兴得锻炼。补语是“高兴”,可删去。缩句为:运动员锻炼。

4、缩句去掉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有的长句子中有很多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都可以删去。例如:上个星期六,女孩在图书馆看书。时间状语是“上个星期六”,可删去。地点状语是“在图书馆”,可删去。缩句为:女孩看书。

(3)常用的十个急救方法

1、突然昏迷怎么办?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慌张,首先要清除昏迷者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顺畅,让昏迷者保持侧卧位,将头放平,等待就医。

2、食物中毒:可服用盐水和生姜水来催吐,然后吃泻药来将毒素排出体外。然后解毒。若服用海鲜中度,可讲食醋稀释喝下。误食变质食物可服用蛋白质的饮品。如中毒过深,即使送医。

3、鼻出血:出鼻血的时候不应该仰头空,应该用手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侵冰水的海绵球压迫鼻腔止血。

4、刀伤:如伤口不深,不伤筋动骨可用医用碘清理伤口,待干后在用纱布包扎。如果伤口过深应采用压迫止血。及时就医。

5、蜂蜇伤:外出游玩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将刺轻轻拔出,然后将毒液挤出。涂一些苏打水。若被黄蜂蜇伤,应凃醋酸水,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消肿。如若出现恶心、呕吐应及时就医。

6、触电:当发现有触电的,应及时切断电源,如果短时间找不到电闸,可用绝缘物体挑开电源和触电者的接触,然后查看触电者的情况,如果已经无心跳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并及时打电话求救。

7、当发现煤气泄漏的时候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抢救者在进入房间前深吸一口气,用毛巾捂着口鼻防止中毒。在没有散尽的情况下不要打电话,火机=、摁电铃等行为。将中毒者拖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打开其衣服、腰带、观察其意识。如无心跳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如有呼吸应及时送医院做高压氧治疗。

8、被鱼刺卡喉咙怎么办?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硬吞,也不要用手去抠,刚卡住喉咙,会感觉到有刺痛感,可请人用镊子拿出,如果卡的比较深,就立即上医院就医。

9、细沙入眼怎么办?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用手你挠,要多眨眼睛,让细沙随着泪水流出来,或者可以请别人帮忙,翻开上眼皮,用棉签或者干净的软布插去沙子。

10、痉挛抽搐怎么办?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用软布包住筷子或者木头,放在患者的上下齿之间,避免患者咬破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