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养生 >灭老鼠绝招快速
灭老鼠绝招快速
更新时间:2025-05-25 03:39:14

一)灭老鼠绝招快速

1、水泥灭鼠法:用花生米15%,大米45%,芝麻20%,三种原料微火炒焦,加工成粉状,再掺入20%的优质水泥粉,再次拌匀,装入医用胶囊里,在胶囊上用粗针扎几个眼儿,让香味四溢,放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老鼠闻到香味后便会争抢食之,因为水泥无色无味,老鼠不会戒备。老鼠食后口渴,就会找水喝,水泥遇水即结成块,使肠胃阻塞,一二天后就会死亡。食用了水泥食饵的老鼠在未死前,因其痛苦发作,也会咬死其它老鼠,此方法经实验成功率100%。

2、以鼠治鼠法:一是将黄豆在水中浸泡一两个小时,使其吸水发芽,随后将泡过水的黄豆塞进被活捉老鼠的屁股内,再放走老鼠。回到老窝的老鼠一开始没事,但很快黄豆在其体内发芽、膨胀,痛不欲生的老鼠会发狂,并不停地咬其它同类,疯掉的老鼠战斗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都能咬死同窝的其它老鼠,而再过两三天,该老鼠也会因无法排泄而死掉。另一种做法听起来有些残忍,类似古代酷刑,但十分管用,市民一般很难有勇气尝试。该做法是将老鼠活捉后,用钉子将其四肢钉死在木板上,并悬挂于墙上,然后再给老鼠喂水、喂食物,让老鼠继续生存,但由于老鼠会不停挣扎,伤口疼痛使得老鼠不停尖叫,其凄惨状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3、老鼠自杀法:在农村比较常用,家中的大水缸也是灭鼠的最好工具,首先在水缸中装大半缸水,然后在水面上撒一层谷壳、米糠等诱饵,诱饵全漂在水面上,老鼠看不出缸内有水。之后在水缸外靠根木棍,或在缸口上方悬挂一条绳子,一般情况下,受香味诱惑的老鼠会沿木棍或绳子爬上缸沿,一看,还以为是装满谷壳的大缸,于是它就会跳入水中,结果就像投河般“自杀”而亡。

4、柴油灭鼠法:将柴油与黄油、机油拌匀,涂抹在老鼠洞周围,老鼠进出时就会蹭一身油污,粘一身灰土,感觉不适,便用舌去舐,柴油随消化液进入肠胃,使消化机能失常,导致死亡。

5、石膏灭鼠法:用石膏、面粉各100克,八角茴香少许(首先要将石膏和茴香碾成粉末),然后和面粉一起炒熟,放于鼠洞旁或其经常出没的地方。注意在放石膏食饵之前,把所有的食物藏好,不让老鼠偷吃。当老鼠饿极了就会跑来吃石膏食饵,老鼠食后,因口渴而出来寻水喝,可事先准备一盆水于投食处,任其大饮,二三小时后,就会活活胀死。

二)灭老鼠简单方法

1、水泥灭鼠: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老鼠食后,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

2、柴油灭鼠:把黄油、机油、柴油拌匀,投放在鼠洞周围。老鼠粘上油,易粘尘土,使老鼠感到不舒服,用嘴去舔,柴油随消化道进入肠胃后,腐蚀肠胃致死。

3、氨水灭鼠:用氨水1-1.5千克,灌入老鼠洞内,立即堵住洞口,其气味可将老鼠熏死。用氨水毒杀过老鼠的鼠洞,一年内老鼠不敢入内。

4、石灰灭鼠:把石灰塞进鼠洞,再灌入少量水,待洞口冒热气时,立即用湿泥土将洞口封死。生石灰和水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可将老鼠闷死在洞内。

5、漂白粉灭鼠:发现鼠洞后,封死后洞,从前洞投入20克漂白粉,再往洞内灌入适量水,迅速封严洞口,漂白粉遇水产生氯气,会把老鼠毒死在洞内。

三)怎样灭老鼠最有效

1、粘鼠板灭鼠。

粘鼠板适合抓小家鼠,效果非常好。对大老鼠(屋顶老鼠)可以两张或者更多并排使用。

2、老鼠夹灭鼠

每次老鼠夹成功捕鼠后,老鼠夹要用热水或者在火上烤一烤,去掉老鼠的“死亡气味”,不然其他老鼠嗅到“死亡气味”就不会再上当了,捕鼠效果会大大降低,另外夹死过老鼠的地方也要用热水烫一下,然后擦干净。

3、捕鼠笼灭鼠。

捕鼠笼捕鼠成果率高,就是比较吵,老鼠会在里面喊很久,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处置老鼠。同样捕鼠笼每次成攻捕鼠后,要用热水或者在火上烤一烤,去掉老鼠的“求救气味”。

4、超声波驱鼠器灭鼠。

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驱鼠器质量层次不齐,绝大多数完全没有驱鼠效果,见过老鼠大摇大摆的在这玩意面前走来走去。

5、电子灭鼠器灭鼠。

电子灭鼠器灭鼠适合仓库,和家庭院子,不过家里不要有小孩子,家里人要小心,地面也不能太干燥,不过来犯之地,直接灭掉,老鼠终极必杀器。电子灭鼠器灭鼠方法暴力,但前期布线什么的很麻烦。

四)灭老鼠最好的方法

1、粘鼠板灭鼠

粘鼠板适合抓小家鼠,效果非常好。对大老鼠(屋顶老鼠)可以两张或者更多并排使用。

2、老鼠夹灭鼠

每次老鼠夹成功捕鼠后,老鼠夹要用热水或者在火上烤一烤,去掉老鼠的“死亡气味”,不然其他老鼠嗅到“死亡气味”就不会再上当了,捕鼠效果会大大降低,另外夹死过老鼠的地方也要用热水烫一下,然后擦干净。

3、捕鼠笼灭鼠

捕鼠笼捕鼠成果率高,就是比较吵,老鼠会在里面喊很久,很多人也不如何下手处置老鼠。同样捕鼠笼每次成攻捕鼠后,要用热水或者在火上烤一烤,去掉老鼠的“求救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