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米粉温水泡3—5分钟即可,炒米粉要先下油,炒配菜,再放米粉,然后用筷子划散,就不会粘锅、成团了。
2、准备材料:东莞米粉300克、鸡蛋两个、包菜几片、小葱2根、胡萝卜半根、生抽适量。
3、制作步骤:米粉温水泡3-5分钟;即可捞出控水;热锅冷油爆炒鸡蛋,盛出。
4、爆香葱花;倒入切好的蔬菜爆炒5分钟左右;倒入米粉,用筷子打散;放入适量生抽用筷子搅拌均匀;翻炒3分钟左右倒入鸡蛋;翻炒均匀后关火,完成。
1、干粉皮先用凉水泡软,大概30分钟左右即可回软,然后焯水,再用凉水冲凉,捞出沥干水分即可。
2、粉皮是中国南北方地区均有流行的特色传统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粉皮是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制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统称。
1、配方一 配方:菊花、生地黄、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制法: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功效: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用法:口服。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
2、配方二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黄300克。枸杞子、当归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将前4味,水煎2次。取浓汁2500毫升,备用;再将糯米,取药汁500毫升,浸湿,沥干,蒸饭,待凉后,与酒曲(压细)、药汁,拌匀,装入瓦坛中发酵,如常法酿酒,味甜后;去渣,即成。功效:养肝明目、滋阴清热。主治:肝肾不足之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3、配方三 配方:菊花(500克)、杜仲(500克);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200克;紫英石、肉苁蓉,各250克;萆薢、独活、钟乳粉,各400克;茯苓150克。制用法:以酒七斗,浸五日。功效: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