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瓢虫亚科 Coccinellinae、红瓢虫亚科Coccidulinae
2、小艳瓢虫亚科 Sticholotidinae、盔唇瓢虫亚科 Chilocorinae
3、小毛瓢虫亚科 Scymninae、食植瓢虫亚科 Epilachninae
4、刻眼瓢虫亚科 Ortaliinae、隐胫瓢虫亚科 Aspidimerinae
5、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1、食性
七星瓢虫成虫寿命长,平均77天,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蚜虫、棉铃虫等幼虫和卵。七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气温高的条件下,影响七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
2、自卫能力
有较强的自卫能力,当遇到敌害侵袭时,它的脚关节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因受不了 而仓皇退却、逃走。它还有一套装死的本领,当遇到强敌和危险时,它就立即从树上落到地下,把3对细脚收缩在肚子底下,装死躺下,瞒过敌人而求生。
3、互不干扰
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而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
4、活动场所
冬天,七星瓢虫在小麦和油菜的根茎间越冬,也有的在向阳的土块、土缝中过冬。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
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植物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有时甚至出现大批七星瓢虫聚集的景象。秋天,田间七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它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
5、繁殖
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七星瓢虫1只雌虫可产卵567-4475粒,平均每天产卵78.4粒,最多可达197粒。
6、七星瓢虫的外观: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
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
1、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身体稍微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脚掌中部着地,步子轻盈,全身放松,双臂自然摆动。跑步姿势正不正确非常重要。因为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但能保证跑步的质量,还能保护膝关节。所以,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来说,日常需要一些运动来锻炼膝盖。
2、贴墙半蹲:能够很好地养护膝关节,同时对膝关节周边肌肉、韧带的损伤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3、做法:双脚与肩同宽,背部紧贴墙壁,小腹收紧,大腿持续紧张用力;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双膝不能超过脚尖,每次持续3-5分钟,一天做10-20分钟,每周2-3次。
4、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在运动前对身体各个机体的一个预备阶段,它可以避免在运动时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尤其是在跑步前,对腿部的拉伸尤为重要。只有在预热充分,并且拉伸到位的情况下,小腿才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减肥大作战”。
5、别跑太快。跑步减肥目的是要减少体内脂肪,加速脂肪燃烧,而脂肪燃烧只能是有氧的方式,所以一定是慢跑。如果是剧烈的快速跑不仅不能燃烧脂肪,反而加速体内糖原的耗尽,出现运动性低血糖以及运动能力降低等症状。
6、跑完后做放松运动。动完后不要直接休息,请花上5-10分钟进行拉伸,这可以塑造小腿腿形,便捷的拉伸方式则是站到离墙一臂宽的距离,然后用手扶墙支撑,身体与墙面成30度的角。
1、早上跑步可以提高一天的新陈代谢,晚上跑步由于全身处于疲累状态,睡着后,不利于脏器排毒代谢以及器官休息,所以说早上跑步减肥效果好。
2、如果是在市区,太阳刚出来后10分钟开始最好,如果实在郊区环境好树多的话,8到9点跑最好,也夜里植物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太阳出来后2-3小时,大气氧气含量可以上来一些。
3、慢跑40分钟以上开始代谢游离脂肪,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每次慢跑1小时到1个半小时最好
4、早晨空腹跑步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但吃饱后跑步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建议一个鸡蛋一片面包,一大杯温开水(盐水更好),跑步后休息20分钟在吃些东西就可以了。
5、跑步前要充分的热身运动,睡一夜防止关节僵硬扭伤,跑步后做10-15分钟全身拉伸运动,腿部重点,这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肌肉线条及加速血液循环运输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