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其他 >白酒腌制鸭蛋的配方
白酒腌制鸭蛋的配方
更新时间:2025-05-24 09:28:05

一)白酒腌制鸭蛋的配方

1、准备高度白酒,和精盐。我用了将近1包半的盐

2、鸭蛋洗净擦干

3、将白酒倒碗中,鸭蛋放里面滚一圈

4、将盐放碗中,滚盐

5、放保鲜袋密封,阴凉处存放

6、15天后,洗净鸭蛋上面的盐

7、冷水下锅,水开煮10分钟左右

8、剥开。想吃冒油的,还要再腌制几天。这是有高度白酒腌制的咸鸭蛋,特别简单,这是正好腌制半个月的,吃着不咸不淡,再多腌制几天,就咸的冒油了,比起冒油的,我更喜欢这时候的咸淡。

二)卤水泡鸭蛋的方法

1、鸭蛋放入无油的容器中用温水洗干净,放入无油的框子晾干。

2、锅内放入水烧开,锅不能沾油。

3、水加入时同时加入调料,水滚开后,中火继续煮十分钟,使调料出味。

4、关火后加入盐融化,待水凉后,将水倒入提前洗净晾干,不沾生水和油的坛子。加入白酒。

5、将鸭蛋放入,如果盐量合适,鸭蛋就会浮在水面,盐太多啦会腌老,蛋白吃起来不嫩,盐少了不出油。夏天30天,冬天40左右就可以享用。

三)残疾人保障金怎么计算

1、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式:应缴纳的保证金=(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X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时间安排的残疾人及就业人数)X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四)成都十大景点

1、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和玉垒山公园等。

2、青城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部,是道教发祥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分为前山、后山两个景区,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道教文化、文物古迹多集中这里,几乎百步就可看到一座宮观,在茂密的植被覆盖下古典而神秘。后山面积较大,保持了相当原始的风貌,山脚有泰安古镇和泰安寺。宫殿香火虽不如前山,但清幽洁净更胜一筹,适合休闲徒步游。多数游客去的都是前山,后山更适合登山爱好者。

3、锦里古街,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附近,是成都知名的步行商业街,由一大片清末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拥有数量众多的酒吧、餐饮名店,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锦里古街洋溢着成都市井特有的喧嚣和随意,街道两边售卖的都是颇具当地特色的物品,手工的皮包、五颜六色的布灯笼等,还有众多老成都手艺人在忙碌,吹糖画、捏面人。夜幕下红灯笼亮起后的锦里,酒吧茶馆喧嚣热闹,其中比较有名的莲花府邸酒吧,据说很多超女、快女都在此唱过歌。

4、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是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

5、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基地内完全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活环境,建有湖泊、溪流、竹林、草坪等,共饲养100 多只大熊猫。基地设有众多“熊猫别墅”,也就是熊猫的封闭休闲场所,内有露天园子和室内休息室,天气凉爽时大熊猫会在园子内玩耍,游人可以隔着栏杆近距离观赏这些萌萌的大熊猫。除了大熊猫,还可以看到黑颈鹤、孔雀、鹭鸶等小动物。

6、武侯祠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惟一的君臣合祀庙宇,由于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超过刘备,民间习惯称为“武侯祠”,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区域内还有众多的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匾额等。

7、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了上百首诗歌,这里因此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8、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始建于隋朝,康熙年间重建后,称文殊院,是川西著名佛教寺院。院内供奉着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脱纱、木雕、石刻、泥塑等多种材质。其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是院僧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极其珍贵。寺院内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5座大殿递次连接,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浑然一体,再配以其他建筑,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9、西岭雪山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是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雪山,山中景色,一年四季各有特色。主峰庙基岭海拔5000多米,是成都第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秀美壮观。

10、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古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水乡”的风味。一条溪水穿城而过,两岸是青石铺就的路面。路两边多为明清建筑,傍水而筑,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宁静古朴。镇上传统民俗“烧火龙”活动,场面恢宏,被称为“中国火龙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