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烘干:把干、湿球温度设定在62℃和59℃;经过蒸煮之后的木材出水速度比较快,又是前期木材自由水排出阶段,基准技术调节使木材温度内高外低,这个阶段可以快速的把40%以上的自由水排出,假设木材进窑时的含水率为45%,150m3木材需排出水分4000kg;需要耗时16小时。平均每小时排出水分240kg。
2、第二阶段烘干:把干、湿球温度设定在66℃和60℃;此时木材含水率还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出水速度也较快,烘干温度提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可保障含水率快速排出,从40%降到30%速度虽然没有第一阶段那么快,但每小时排出水分200kg还是可以达到。
3、第三阶段烘干:把干球温度设定在72℃,在木材含水率25%以上时设定湿球温度为60℃;此时木材含水率接近纤维饱和点,快速烘干可能会造成木材烘干缺陷出现。从30%降到25%的速度每小时排出水分180kg左右。
4、调湿蒸煮:当木材含水率达到25%时木材已到纤维饱和点,为了保证木材烘干质量,需进行一次中间处理,利于后期烘干速度加快。
5、第四阶段烘干:经过调湿处理后,把干球温度调回72℃,湿球温度调低至52℃。烘干速度明显加快,经过调湿处理后的木材发生烘干缺陷的机率大大降低。
6、第五阶段烘干:木材含水率降到20%以下时,烘干速度会慢下来,这时只有把干球温度提高,形成较干的烘干相对湿度,逼着木材内部水分快速排出。
7、第六阶段烘干:木材含水率降到15%以下时,木材中的含水率已经很低,烘干速度比前面任何阶段都慢,这时把干球温度调高到80℃,湿球温度保持52℃。
8、终了平衡处理:当木材含水率达到12%时,已经达到或接近出窑含水率要求,木材中的烘干应力还没有消除,木材中的含水率分布还不是很均匀,需要做终了平衡处理。
1、窑”读yáo,声母是y,韵母是áo,读作第2声。
2、砖窑 [zhuān yáo] 烧砖的窑。
3、煤窑 [méi yáo] 用手工开采的小型煤矿。
4、窑坑 [yáo kēng] 为取土制砖瓦等而挖成的坑。
5、成窑 [chéng yáo] 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
1、主料猪蹄450g香菇6朵。调料食盐适量鸡精1·5g当归适量胡椒粉2g白酒3ml。准备好所有的食材。
2、猪蹄剁小块用流水冲洗5分钟洗去血水。免火锅内胆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葱姜,当归,参片。在加入白酒。
3、另取一个锅烧开水放入猪蹄煮上2分钟再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内胆锅中.
4、莲藕去皮切厚片用清水浸泡,香菇提前泡发洗净切条.
5、猪蹄煮上10分钟后加入莲藕。加盖继续煮上5分钟。在放入香菇。
6、继续煮至汤滚开关火,让后放入外锅中加盖焖之1-2个小时。
7、猪蹄已熟,内胆锅取出放置火上,加入盐。再加入胡椒粉。加少许鸡精煮开关火。
1、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包菜清洗干净,用手将包菜撕成小块,然后用水将撕好的包菜冲洗,放在盘子里,沥干水分备用。
2、将干红辣椒切片,葱切段,姜切丝,大蒜用菜刀拍碎。将五花肉清洗干净,用菜刀将它切成薄片,放入盘子里备用。
3、开火,将锅烧热,放入花生油,往里边倒入五花肉,用小火干煸,约莫一两分钟后,再放入干红辣椒段,姜丝,蒜末,葱段,继续翻炒。
4、待将食材炒出香味,五花肉的颜色变为轻微的黄色之后,倒入之前撕好的包菜,再放入蚝油,生抽,适量的食盐,用中火翻炒,直到包菜被炒软之后,倒入适量的花椒油,一道好吃的手撕包菜即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