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炮的配合最有效的就是马后炮,这种走法既简单又有效,就是用马去将军,将对方的老将将到和马一条直线上,然后跑走到马的后面,形成马后炮绝杀,可以去试一下,对提高走马很有帮助的。
1、卧槽马绝对是最强的进攻马,由于对方的老将有士象的保护,在开始时车和炮发挥不出什么威力,这时就要靠卧槽马打开僵局,卧槽马可以直接将对方的老将将出原位。
2、挂角马,这种马对于当头炮简直是如鱼得水,当头炮牵制住了士象,但是确没法得到有效的进攻,这时如果能跳出挂角马的话,那么立刻就能将对方的老将将出原位,形成马后炮绝杀或者立马车绝杀。
3、屏风马,这种马贵在它的牵制力,虽然威力不及上面两种马的威力强,但是它的牵制力绝对比上面两种强的多,这种马完全配合车,所以走这种马须得在有车的帮助下才可以发挥威力。
4、立马,这种不同与前面几种的地方是,这种马可以对对方老将的实现囚困,然后配合车实现立马车绝杀,立马车的精髓也就在立马。
5、拐子马,就是飞象局常采用的一种马的走法,这种马开始也说过,攻防兼备,但是对自己方的其他子的牵制太大,降低炮的威力,一般不建议使用。
1、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2、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3、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4、起源于舜的时期。传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为人懒惰,好玩耍。现代学者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一书中说:“象因桀骜不驯,舜把他禁居起来,又恐他寂寞,所以为他制作棋局,使他有所娱乐。因其名象,故称象棋。”
5、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6、起源于春秋时期。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产生的。象棋各子的名称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不过,象棋也可能是因为棋子是由象牙制成而得名。
7、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8、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象棋的棋盘的中间写着“楚河汉界”,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信。也传说是韩信发明的。清梁同书《渊深海阔象棋谱序》:“又闻象棋始于韩信,朱子云博局红也。”现代周家森《象棋源流考》:“韩信伐赵时,作象棋和叶子戏以如士卒,因年终士卒思乡,一得博具,则相聚共戏,钱财输尽,乐而忘归。”
9、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中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圆形棋子共有32个,红黑二色各有16个棋子,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
1、小卒过河需成双成对:我们都知道小卒不过河只能前行不能左右和后退,过河以后可以左右不可以后退,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小卒只能是当作挡箭牌防守、或者进攻。
2、炮不过河,过河必杀:我们都知道炮是需要炮架的,有隔山打虎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防守,和远距离攻击。
3、三步出车:并不是说在三步以内出车,而是说出车的速度要快,如果对方红棋,先人一步,你要紧随其后出车,不能慢他两步,否则你就非常被动了。
4、一马当先:马可以作为一个骑兵,当什么兵都过不了河的时候就要考虑马是不是该出洞了。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难易适中,规格简单,一般都是由两个人轮流走子进行博弈,现简单介绍一下象棋的入门规则:
1、简单了解棋子及棋子在棋盘上怎么摆:中国象棋棋盘上一共有三十二只棋子,红方黑方各有十六只:红方:1帅2仕2相2马(馬)2车(車ju)2炮5兵;黑方:1将2士2象2马(馬)2车(車ju)2炮5卒;2、前后规格:俗称红前黑后,就是一般红方先走第一步棋。
2、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作用:
(1)帅:拿下对方的帅是走棋博弈过程的最终目标。它只能在九宫格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2)仕:只能在九宫格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相:走法是每次循田字格的对角线走格,俗称“象飞田”。相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阵地,不能过河,如果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3)马:走法是每次循日字格的对角线走格,俗称“马走日”。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不能走,俗称“蹩马腿”;
(4)车:直来直去,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
(5)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
(6)兵:兵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只允许前、左、右移动,一次只能一格,不能后退。
3、学习下棋还需多看棋谱,多搜集书籍类资料阅读,目前手机电脑各种下棋APP均可练手,也可多上网搜一些视频观看,中国象棋变幻莫测,对方博弈可锻炼思维,开动大脑,也是一个经常锻炼学习的过程,由认知-看懂-熟悉-简单博弈到熟练操作。
1、用兵技巧,小卒过河需成双成对,炮不过河,过河必杀,马可以作为一个骑兵,当什么兵都过不了河的时候就要考虑出马。
2、策略原则,下象棋讲究谁快一步,自己和对方都可以在两步内将死对方,谁快一步谁就是赢家。
3、诱敌深入,在快要将死对方的时候,会发现对方防守非常严密,总有一个棋可以挡住自己的攻击。
4、眼观大局,运筹帷幄,其实将死对方只要一个棋就够了,剩下的都是辅助。
5、着眼点不能在一个棋子的生死上,而应该看到整个棋局,关键时刻牺牲棋子维护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