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更新时间:2025-05-25 09:30:34

一,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1、《海边,那片橡树林》

2、无边无际的大海边,有一座美丽无比的小城,有金黄的沙滩,有漂亮的贝壳,有巨大的海风,当海浪正准备涌向岸边时,会有一群小孩冲向大海里,仿佛要进入大海的怀抱里。远方的那片橡树林,起风时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3、传说30多年前,小城是个破旧的渔村,那时,帆已经破了几个大的洞,木门破烂百出,就连渔网也断了。当时一位年老的母亲含泪送着儿子远远地离去。母亲脸上的皱纹像一条条干枯的河流,白发苍苍,走路也难以行动,这时她开心地说,时不时还会挤出了泪水:“儿子!再—见!”这时儿子停下了脚步,转过头冲向母亲,拥抱了一下母亲,便远远地消失在了夜色中。

4、自从儿子走后,母亲便每天都站在海边眺望远方。

5、岁月流逝,母亲老了,此时的母亲只能坐在椅子上了。

6、直到有一天,橡树林里多了一座大大的墓碑,许多年后,一位老人来到了这里,买了几束鲜花,和母亲爱吃的东西,摆在了一起,接着用钱让渔村焕然一新。

7、从此以后,小城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美好生活。

二,小学生初学英语单词窍门

1、多听多读加深印象。英语就是从听和说开始的。

多听和多说,都会加深单词在脑中的印象。老师在课上要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但要避免形式单一。鼓励学生在家里也要多说多念。学生们刚开始学 习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回到家都愿意读给家长听,但渐渐就害怕“开口”。所以这就要求家长的配合、鼓励和表扬。读得多了,就会形成一种语感,单词顺口就会说出来。

2、运用联想拆分单词。类似中国人记汉字。

中国人常是把汉字分解为偏旁部首来记。单词也可如此。如meat(肉),可分解为m和eat。eat意思是吃,肉是可以吃的,这样,只需把m记住,整 个单词就记住了。还有一些单词可以用加一、两个字母组成新词来记:如:car(车)—card(卡片),far(远的)—farm(农场),还有一些单词 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如:cab(出租车),cat(猫);另外,英语里还有一小部分单词换一下字母位置,即成为另一个词:如,on(在…上)— no(不),top(顶部)—pot(壶)。在新授单词时,可利用游戏让学生们找朋友、组单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编顺口溜韵律记忆。孩子们都喜欢有趣的事。

编顺口溜,说儿歌、口诀能极大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像: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我是I你是you,谢谢你thankyou。关于序数词的口诀: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要牢记,th从四起,ve要用f替,八加h九减e,ty变为tie,几十几,几百几,首数仍 是基数词,尾数才用序数替。这样既易于记忆,又能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4、归纳记忆法。

平时分类存储单词积累得多了,可将单词按其意义进行分类,将零散、杂乱的词语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的网络,才能将已有的知识熟记于心,不易遗忘。把单词归纳在一起进行记忆,能使学生思路清晰化,结构系统化。

三,小学生短跑教程

1、原地快慢交替摆臂

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

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要求是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前摆时注意向前用力。

2、高抬腿跑

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动作频率。

方法:⑴原地或支撑练习,定时(10″~15″)或定次(30次~40次);⑵行进间练习,从慢到快,逐渐过渡到途中跑;⑶原地负重(沙袋式绑腿系于小腿上部)练习,方法同⑴;要求是大腿与躯干成直角,支撑腿蹬伸充分,提高重心,防止上体前倾或后倒。

3、快慢交替小步跑和高频率短距离跑

缩小跑的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频率。

方法:⑴快慢节奏变化练习;⑵逐渐过渡到加速跑练习。练习距离30米~50米。要求是上下肢动作协调放松,快频率,脚尖向下,前脚掌积极扒地。

4、 跑、跳格

有利于提高步频,培养下肢跑的节奏。

方法:⑴跑格格间距离可取60~80厘米⑵总长为20米的距离。站立式起跑或蹲距式起跑20米×3或4,每次休息1~2分钟,每组休息3~5分钟。

要求:腿部后蹬力量有劲,摆动腿高抬。

5、牵引跑

改善动作频率,提高刺激。

方法:跟随跑、下坡跑或顺风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四,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1、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2、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常识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山林防火常识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4、家庭防火常识

(1)安全使用炉火。

①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②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③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④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①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②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③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④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⑤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5、灭火基本常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对轻微的火情紧急应付措施: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①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②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③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④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⑤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⑥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⑦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6、报警常识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打电话“119” 向消防队报警,并立即组织人员扑救。扑救时要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断电后救火,并注意顺风救灾,特别是野外火场。灭火时一般就地取材,如用水. 砂.土等灭火器材,特别要设法控制火势蔓延。严禁动员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山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同时要加强不准中小学生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的教育管理,遇有自发 扑救森林火灾的情况,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加以劝阻,以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人身伤亡事故。

报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说明失火单位或住户所在的区(县)、街道或乡、村。有重名时,要区别开来,以免找错。地名或单位名称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强调,说得清楚明白。

(2)要报清、报全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用简称。

(3)要说明是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这样便于消防队根据燃烧对象和火势大小来决定其出动的车辆和警力。

(4)要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的号码,因报警人所用电话往往离火场较近,消防队在出动力量到达之前,可以用此电话向报警询问火势发展情况,便于指挥调动。

(5)报警后,应由熟悉情况的人到离火场最近的路口迎候消防车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况,以便迅速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