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4、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枣部分枣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1、检验溶液的性质: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检验气体的性质: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靠近气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气体的性质。
3、 注意:
(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
(2)试纸不可接触试管口、瓶口、导管口等。
(3)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4)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沾污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9、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10、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11、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2、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13、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14、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1、课前最好进行10分钟预习,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认真听讲是关键,上课时把课本资料翻到老师所讲内容部分。
2、把重要知识点做好笔记。课余时间进行复习,不懂的找老师或者学生及时沟通。
3、实验课时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实验来验证上课时的内容,无人可问时,可以上网,搜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