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型聚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席卷中国,江南地区的婴幼儿被送到福利院,由于福利院人满为患,不能接收更多的孤儿,于是政府就将上千名孤儿送到内蒙古,交给当地牧民抚养,所以这些从江南到内蒙古生活的孩子被称为“国家孩子”。
2、该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二十世纪60年代来自上海的“国家孩子”被内蒙古牧民收养后的人生故事。
1、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贵妃。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其中长女福康公主因是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成年子女而受到宠爱。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四周岁时,辽国提议和亲,为富弼所阻。
2、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为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公主母苗贵妃母凭女贵,同年晋封为贤妃,三代特赠东宫三少官。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仁宗花费了数十万缗钱为公主建造府邸。兖国公主出嫁后,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
1、叶问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他是人人羡慕的大少爷,后来离家求学,在他的求学路上却意外地学习了武术。
2、后来到香港去传授武术,一时名声大噪。他与梁相开了一家武馆,学习武术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在路上随处可以看见学习咏春拳的弟子。起初的叶问是很努力的,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但是后来由于经营武馆的压力是很大的,他开始吸食鸦片。只要吸食鸦片的人肯定会上瘾,叶问不顾所有人反对继续的吸食鸦片。后来通过自己儿子的劝告才慢慢的戒掉了鸦片。
3、叶问的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他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并没有流传的那么好。甚至叶问对于自己的妻子并不忠诚,他在外面背着自己的妻子找其他的女人,甚至还有了私生子。而且叶问的这两个儿子的关系也不好,经常发生矛盾,两人的思想天差地别,是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就导致了他的两个儿子是没有办法和谐相处的。
4、我们后人为了弘扬这种民族文化没法避免的要美化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没有什么人是没有缺点的完美的。我们要正确的、以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叶问为我国咏春拳术的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叶问的武德被后人称为楷模,终成一代宗师。
1、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战至30日,接到撤退命令后,他们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困守孤军营。1941年,谢晋元被汪伪特务暗杀。同年12月,日军突入英租界,将困守在此手无寸铁的“八百壮士”余部俘获押走。部分人被遣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
2、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宝山大场防线失守,国民党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26日深夜,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急匆匆的回到团部,他的手上拿着88师师长孙元良的一纸手令,上面命令“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一直到27日凌晨3点,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共计420人,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仍用团的番号称有800人,八百壮士由此得名。
3、八百将士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国内外,人们称赞他们是“八百壮士”并专门谱写了颂扬他们的歌曲《八百壮士歌》。
1、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
2、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524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百壮士”。
3、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有很大的厚度,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日本坦克无法打穿其混凝土墙壁,由于先前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河对岸是英国租界,所以日本军队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弹轰炸四行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