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获取“天问一号”在奔火过程中的全貌状态,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由多个“质量小、个头小、能耗小”的“小家伙”组成的监测系统。
2、在地面自拍时,人们可以借助自拍杆等辅助工具,在选好角度、光影后进行拍摄,而“天问一号”的自拍却没有这么简单。由于本身个头较大,如果采用自拍杆策略,“天问一号”需要使用一个长达15米的自拍杆才能实现全貌自拍,不仅资源消耗大,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此,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提出“分离式监测方案”,即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抛”出一个轻型相机对“天问一号”进行拍照,并实时把图像传回“天问一号”探测器上。
3、为了成功实现分离式监测方案,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需要一个能“分得出去、拍得清楚、传得回来、坚持得住”的“小家伙”:采用轻小型低冲击解锁分离装置使相机“分得出去”;采用彩色成像,配置800×600、1600×1200两档分辨率的相机让图像能“拍得清楚”;采用可实现400米无线通信的超强WiFi通信让数据能“传得回来”;采用可提供长于1小时供电的一次性电池让相机能够“坚持得住”,让地面能够一览“天问一号”奔火的全貌状态。经过四年的攻关研制,这个总重约950克的“小家伙”历经重重考验顺利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太空,并将重约680克的摄像头成功分离出去,收获了清晰的图像,圆满完成“天问一号”全貌可视化监测任务。
1、专家表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之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时间飞行抵达火星,最后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2021年的2月份或者是3月份左右就可以到达火星了。
2、7月23日12时41分,咱们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火星探测之旅。
3、据了解“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1、在中国最强火箭长征五号遥四1000多吨的推力下,以十几分钟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冲破大气层,奔向距离地球超过 6000 万公里的红色星球。在不久前,我们见证了 SpaceX 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其实 2020 年也是中国航天史实现一座座里程碑的一年。
2、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长征五号 B 火箭首飞成功,为之后宇航员常驻的天宫空间站和载人登月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