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握拍:食指与大拇指分别扣住与拍面平行的握柄面,余三指紧扣握柄,挥正拍食指上提,大拇指微缩,反拍则大拇指上提,食指缩回。切忌握死而造成转拍不灵活。
2、发球击球法:抛起发球,一手抛下羽毛球,另一手同时挥拍,使球拍前端轨迹和羽毛球落点的交会处,成为瞬间击球点的击球方式。这种方法有较大的动作,击出的球也较为强劲,能飞得高且远;不抛球的发球,这种发球方式,好像是收回握住球拍的手臂,同时以拿羽毛球的手去碰球拍的动作。这种发球法的动作范围较小,能够用短打将球击到对方接球场地内。
3、挥拍的方式:正挥拍方式,预备击球时,侧身呈拉弓姿势,右手持拍者右脚在后,脚步成丁字步”,以左手锁定球的飞行,左手持拍者反之,击球时放松手腕,手臂打直,拍面扬上;反手挥拍,转身背对球行进方向,右手持拍者右脚跨左,以右手锁定球,运用手腕控制拍面击球角度,以打出长球、切球或杀球。
4、走位:预备击球时不论前进或后退,重心都是摆在右脚,并且以侧身行进,以上皆以右手持拍者而言,左手反之,所谓米字步便是以此种跑法,练习跑左右二侧、四个角落及直前直后八个点形成米字。
1、要发挥最大潜能,冲破自己体力的极限。
2、要懂得秘密休息----如捡球时,尽量放松自己。只在比赛击球的那一刹那,才要尽量的紧张。
3、呼气比吸气更重要。呼出再吸进新鲜空气。
4、弯腰捡球时,尽量吐气。
5、凭腰力打球,用力更多,要用腕力。
6、站在球后,姿势与打法易于变化。而且出手令对方难预料。
7、开球,高远球,网边球,杀球,练久了,变化多,使人看不出。
8、比赛必须尽力求胜,即使十五比零,也不可放松。
9、尽力训练,全部休息,慢慢增强,以求突破。
10、发球姿势,架子先拿好;要打那种球,再临时变化。
1、增加球拍套练习
给球拍加上拍套,练习挥拍动作,利用拍套带来的阻力进行训练。(每组挥拍动作30下,连续做5组)
2、握力器练习
快速按压握力器。(每组连续按压50次/100次,做3组,中间可休息)
3、重量训练拍
使用专业增重训练拍,重量在120克左右,利用它的重量训练手臂力量。
当做正常球拍练习平球、杀球、切球。(注意小心使用,易受伤)
1、增加羽毛的湿度。湿度大时比较耐打,湿度小时很容易断毛,在干燥的日子里鹅毛球也会很脆。羽毛球的羽毛很容易就断是因为羽毛球放在球筒里,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很干燥,羽毛部分很脆,所以就容易被打断。
2、每次打球的前一天,你可以把你要用的球拿出来,找一个大一点的盘子或盆子,把球倒置在上面,加热水,淹没羽毛2CM,最好再加一点盐,泡它几小时,再拿出来晾干,这样,在你打球时就会发现耐打许多。
1、如果侧身对网,山字架拍,引拍是一定要主动,充分倒小臂(注意一定放松肩部,不要给倒小臂形成阻力),这样的结果就是自然抬高手肘,肘尖向上对着场外。如果这个时候,你慢慢把身体从侧身对网转体到面对球网,就会发现是个标准的杀球前的顶肘倒拍动作:肘尖对网、拍如斧劈。 所以转体是形成顶肘的特别重要的环节
2、先要强调倒小臂 因为我们有时会通过倒腕来引拍 ,这样就不能抬高肘部,引拍不够充分。倒小臂的时候,肩膀、手腕都保持放松。
3、有些业余爱好者比较注意抬肘,但是忽视了转体,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拍面不是如背刀,而是和身体背面成平行线,倒完拍、发力前,拍面还是对网,而不是对场外;肘尖对着场外,而不是对网 ,这样导致挥拍的轨迹是个斜线!这样就不会打出有质量的击球。
4、业余爱好者还有个问题给转体带来特别大的障碍,就是向前蹬地。我们业余选手急于击球,引拍还没有完全到位,就急于蹬地挥拍向前,实际这样也非常影响转体的效果。你可以徒手试试,蹬地挥拍向前 ,几乎没有转体的空间和时间。
5、只是形成身体向前,没有充分的转体就不能形成充分的顶肘,所以我们要用身体的转体来带动蹬地 ,蹬地的方向应该是向上,来提高击球点 (想想双脚起跳,就能理解这个地方),不是向前来获得击球的力量,向前的力量应该是通过转体收腹来活期的。
6、充分的倒小臂 + 转体,就能形成顶肘。顶肘不光是为了提高击球点,也是为了发力的方向是从后向前。这个挥拍轨迹是直线,而不是斜线。
7、所以我们要想完成一个顺畅的顶肘,请通过转体来带动充分倒小臂 ,你会发现一个完美的顶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