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1整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整圈。
2、顺时针和逆时针:观察钟表指针旋转方向。指针旋转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3、时针和分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4、刻度:12个数把一圈分成12格,用来标识时针指向的刻度,记录的是小时;小的线条或者点把一圈分成60格,用来标识分针指向的刻度,记录的是分钟。
5、两种刻度关系:时针转一圈是12个刻度数字,是12个小时;分针转一圈是60个刻度点或小线,是60分钟。所以,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点线刻度,分针走一个数字刻度是5分钟。
6、时针和分针关联: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刻度。即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
7、钟表与时间的关系:钟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之一。钟表可以调整快慢、时间点或者停止不走。但是时间是不会停下的,也不能调。
1、百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有“春秋五霸”称号的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这五个国家的实力较强。战国初期大约有二十几个国家,到了战国中期只剩下七个国家,这七个主要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3、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4、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5、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6、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7、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1、s10入围赛有10个队伍 。
2、入围赛队伍:TL、MAD、LGC、SUP、ITZ、LGD、PSG、V3、UOL、R7。
3、入围赛首轮为组内单循环BO1,A、B两组积分排名第一的战队将直接晋级小组赛,排名末位的队伍直接淘汰。两组排在第三、四名的队伍则要进行BO5对局,胜者与另外一组的第二名再进行一场BO5淘汰赛,争夺最后的出线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