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一年级的动点问题比较简单,(1)先分析起点,终点,行程,速度,(2)会用未知量表达各个所需量,(3)利用方程建立等式,(4)一定要注意距离的左右分类讨论。
2、动点型问题关键是动中求静,仔细阅读题干在多个条件中提取关键信息。数学思想是分类思想,将提取出的关键信息加以整理分类。数形结合思想及转化思想,将关键信息的数字与图形相结合,使数学问题一目了然。将上述各思想融会贯通即可有效解决初中动点问题。
3、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
4、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学地理要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
1、买本地图册在家没事就看。
2、常看天气预报。
3、拿着砖头子在地上画各国、各省地图。
4、对于少量的计算题,基本变化不大。但是要有抽象的空间感觉。
总之带着兴趣学一点不累,不会像物理、化学那样死板。
1、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运算:
(1)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加法可使用: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2)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乘法可使用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
③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4)除法法则:
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③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
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即an,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