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78.5℃,沸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微溶于水。
2、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化学式量为44.0095 [1]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 [3] 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56.6℃,沸点为-78.5℃,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3、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主要应用于冷藏易腐败的食品(固态)、作致冷剂(液态)、制造碳化软饮料(气态)和作均相反应的溶剂(超临界状态)等。 [2] 关于其毒性,研究表明: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使动物中毒。
1、适用范围: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2、适用于扑救B类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3、适扑救C类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4、扑救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1、如果是NaOH和CO2的比是5:9,那么可以判断CO2过量,直接可以用这个方程表示:NaOH+CO2=NaHCO3。
2、如果CO2和NaOH的比是5:9,NaOH+CO2=NaHCO3。
3、反应剩余NaOH(9-5=4份)。
4、然后再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5、反应掉4份NaHCO3,剩余(5-4=1份)NaHCO3。
6、最后生成物有两种,NaHCO3和Na2CO3,他们的比是1:4。
7、也可以写成一个总方程式:9NaOH+5CO2=4Na2CO3+NaHCO3+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