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年来自先秦时期,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
2、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在美国,1907年有一个来自费城的叫阿纳·贾维斯的人,发起了一立全国的母亲节的运动,在西弗吉尼亚的格拉夫顿,贾维斯说服了她母亲的教堂,在她母亲去世2周年的纪念日那一天庆祝母亲节,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下一年费城也庆祝了母亲节;
2、贾维斯和其它人开始给部长,商人,以及政治家们写信,要求建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取得了成功,1914年在任的伍德罗·威尔森总统,向全国发布官方通告,宣布在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庆祝母亲节,并使之成为一种传统。
1、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水稻由中国舟山群岛北传至朝鲜、日本,南传至越南。汉代时中国水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由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由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2、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3、大米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后,由于温度、水分等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
4、大米的储藏形态有毛稻、糙米和精白米,前二者是有生命状态,储藏期间较长,后者无生命,不宜长期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