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运动前后饮水的讲究
运动前后饮水的讲究
更新时间:2025-05-24 09:43:02

一)运动前后饮水的讲究

1、运动前2小时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这是因为运动前补充水分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提前2小时补水可以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2、运动结束后水分的补充切忌过度集中。大量暴饮只可解决一时的口渴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也增加了心和肾的负担。

3、此时的补水仍然要少量多饮,并适当补盐。

二)饮水机能一直开着吗

1、一般来说饮水机不能一直开着。

2、在外出和夜间的时候最好将其关闭,由于饮水机内承担加热的元件的寿命会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缩短,一直开着会减少饮水机的寿命。并且反复烧水的“千滚水”,会变成“重水”,长期喝会影响人体健康。

三)运动后科学饮水方法

1、剧烈运动后,需要补水。看过奥运会比赛的人,肯定会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在马拉松比赛中选手跑到若干公里后,比赛场地旁会出现一排水分补给站。运动员在拿到水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饮水,他们会捏住距离瓶口最近的凹糟,用力施压瓶口使其成一字型,这样可以边跑边小口喝水。很多运动员喝水时还会漱漱口,吐掉一些或是含着,分几口咽下。其实这些都是运动员科学的补水方法。

2、运动后,喝水应平缓且多次,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不过,运动后身体还处在兴奋期,心跳速度也没有马上恢复平缓,因而不能一次喝足。正确的饮水是,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再间歇式地分次饮用。这样才能让心脏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3、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事实上,当大脑感觉到身体缺水的信号时,身体已经“干旱”好久了。运动后,补充足量的水也并不等于喝大量的水,因为身体无法储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肠胃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4、我们常惯于运动后补水,而往往忽视运动前和运动中补液。一般在运动前30~120分钟补充水分约300毫升,这样可以帮助减缓体温升高,提高体内水分的贮备,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预防运动中出现脱水的情况,在特别热的天气里,还需额外补水250~500毫升。

5、如果运动时间长,运动中出汗量大,还有必要在运动中补水。一般认为,水的胃排空速率约为每分钟13毫升,中小强度的运动对胃排空水的速率影响不大,即使运动至疲劳状态,胃排空速率也不会改变。所以,运动中少量多次补水,即每隔15~20分钟补充150~300毫升,不会引起胃痛。千万不可一次补充太多,否则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应注意,补水的温度不能过低。

6、运动后应该饮用含有天然矿物元素的天然水或者适合的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保持运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