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5-05-24 19:10:56

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

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

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吴歌简介: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太湖流域,江南太湖流域一带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

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

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评弹简介: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②中国的第一座古城是哪一座城

1、中国的第一座古城是神木石峁(mǎo);目前只剩一个遗址了,位置是在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

2、这个华夏第一城是在1979年被发现的,面积差不多约425万平方米,根据专家的推测,这座第一城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这座城的的寿命达到了300年。

3、这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到现在,这座城已经有4300年的历史了。

4、在2006年的时候,神木石峁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6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的时候入选了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考古人员们还在这座城里面,发现了房址、祭坛、人头骨等等极其珍贵的东西;在2013年的时候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神木石峁被列为了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10个项目之一。

③有中国的欧几里得之称的是谁

1、是刘徽。

2、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3、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