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更新时间:2025-05-24 21:03:48

1,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春雨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也表达出作者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全诗通过描写春雨在夜晚悄悄落下,在无声中滋润着大地万物,来表达对春雨的赞美之情。

2、全诗原文如下: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春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春望》表达了诗人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出处

唐代杜甫的《春望》

3、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登科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

2、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