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2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东、江苏,这四省。
2、《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3、《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4、《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1、百家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2、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3、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4、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5、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
1、不是,《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汉姓的书,成书于北宋初。编者为钱塘(今浙江杭州)的一位士大夫(作者姓名没有记载),虽然名为百家,实际上不止百家。据有关资料记载共收录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2、《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由于这些百家姓是按韵编排,每句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因此流传极广,至今仍是妇孺皆知。
3、《百家姓》是按政治地位排列的。“赵钱孙李”成为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1、百家姓有400多个姓氏,千家姓有1000多个姓氏,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记住的,更不可能记住第几行第几个字是什么姓,某个姓在哪个位置。我们所编写的快速记忆百家姓采取了编码定列、谐音记忆、故事联想、除法定位的综合方法,内容生动,听过一遍就会记住,不容易忘记。
2、除的结果是整数,没有余数时,商是本行最后一个姓。在计算时要对8的倍数比较敏感有助于除法快速运算,如16、24、32、48、56、72、80、88、96有较强的敏感度。当一个数位于倍数之左时,可采取倍数减1的快速算法。如第71个字是什么姓,要马上联想到72是8的9倍,71是第10行第一个姓。
3、问第几行几列是什么字时,要先根据编码定位法把记忆点回想起来,再把整句进行回想。如:第10行第1个字是什么姓?根据首位口诀“石头腾飞”知道第一个字为“滕”;这里要特别注意第1、4、5、8列,它是四字成语的开头和结尾。
1、《百家姓》除了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以外,其余是按四言体例,句句押韵,不是按顺序排的。
2、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由于年代久远,史前部分消失后难以考知,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黑,貅,貔,虎”等。这些“ 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3、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如年,是在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的后人便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类似的还包括牧,终,常,孔,廉,乐,皮,高等姓氏。
4、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如宋,是出自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微子启受封於宋国, 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类似姓氏还有赵、吴、郑、陈、卫、蒋、沈、韩、秦、许、吕、戚、谢、邹、柏、章、苏、潘、葛、范、彭、鲁、韦、苗、任、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