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汉语词汇,拼音rùn。从水,闰(rùn)声。本义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也有沾益、利益、财物之意,如利润。
2、从造字上来看,“润”字属于形声字。
3、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1、浅(拼音:qiǎn、jiā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
2、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 。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
3、“浅”另有一个音读jiān,古书上叠用成“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1、铖是一个汉字,读音为chéng,左右结构,本义是纯金属(如纯金、纯银、纯铜、纯铁等),引申义为纯铜或纯铁制造的仪仗兵器。
2、铖是形声字,从金从成,成亦声。“成”意为“百分之百”、“完全”。“金”与“成”联合起来表示“纯金属”。
1、畲拼音:[shē]。
2、释义:
畲一般是指“畲族”或者“畲人”。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
3、扩展知识:
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而属于广义瑶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
1、读音同“乙”,汉字部首。
2、《唐韵》於笔切《集韵》亿姞切《韵会》《正韵》益悉切,音鳦。十干名。东方木行也。《尔雅·释天》太岁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前汉·律历志》奋轧於乙。《京房易传》乙,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