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2、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3、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1、夏令时(3月21至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夏令时)时差6个钟;冬令时时差7个钟.
2、根据1884年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时间正好相差是1小时。比利时在东二区,我国在东八区,也就是我国比比利时早6个小时。
3、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一区时区,现执行夏令时;中国首都北京在东八区时区
1、中国的稀土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分布最多。
2、稀土元素特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稀土元素的克拉克值呈下降趋势;原子序数为偶数的稀土元素的克拉克值一般大于与其相邻的奇数元素;铈组元素(La、Ce、Pr、Nd、Pm、Sm、Eu、Gd)在地壳的含量大于钇组元素(Tb、Dy、Ho、Er、Tm、Yb、Lu、Y、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