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美食 >香脆红豆酥家常做法
香脆红豆酥家常做法
更新时间:2025-05-26 02:18:24

一,香脆红豆酥家常做法

1、水油皮,110克中筋面粉+30克花生油+30克白砂糖调匀揉成面团表面光滑即可。

2、油酥皮 90克中筋面粉+45克花生油。调匀揉成团即可。红豆沙馅。把红豆沙馅也分成十个小剂子

3、水油皮和油酥皮分别分成十个小剂子,左边油酥剂子,右边水油皮剂子。把水油皮擀成饺子皮一样把油酥剂子包起来。揉成一团。

4、再擀开。卷起来。再竖着擀开。再卷起来。揉成一团。擀成包子皮差不多中间厚周边薄的皮子。再把擀好的皮包好豆沙馅。

5、包好封口朝下,烤盘铺上硅油纸,把包好的红豆酥整齐放去烤盘上。鸡蛋打散。再每一个红豆酥表面薄薄的刷上鸡蛋液。

6、洒上芝麻,放入烤箱,160度上下火烤45分钟,时间看自家烤箱自己掌握,烤箱不同时间也不一样。

二,红豆酥做好后怎么保存

1、晾凉后放入保鲜袋或是干净的塑封袋中,挤出空气,用小夹子或是封口器密封好即可。

2、将晾凉的红豆酥放入密封袋中,排出空气,捏紧密封条。

3、将保鲜盒或是密封盒底部垫上一张或数张花纸,放入烤好后晾凉的红豆酥盖好密封盖即可。

三,呼和浩特旅游攻略

1、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新华街东口。坐西朝东,主楼高大,两侧廊略低,楼顶有腾跃白马标志。1957年兴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 博物馆分4部分: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内蒙古古生物和古人类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文物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饰和带饰、鲜卑贵族步摇冠饰、汉代鎏金及玛瑙马饰具、珍珠团龙袍等文物,属罕见珍品。馆内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27号。开放时间:夏季:9:00-17:30 冬季:9:30-17:00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2、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南部,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寺院。据载,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在兴建美岱召后不久,便决定另建第二座城寺,在明朝宫廷的支持下,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动工兴建。 大召的建筑物现存有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那座银佛像经历四百年的苍桑变化,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开放时间:09:00~18:00。

3、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以南约9公里处,是以昭君墓为核心、以及匈奴文化博物馆、单于大帐、和亲宫、昭君纪念馆等部分组成。游客在这里游玩,可以详细了解著名的“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以及“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生平事迹。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国道209桃花收费站南2公里处。开放时间:08:00~18:00。

4、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全长1150米,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风景名胜在被誉为伊斯兰特色风情街的回民区通道南街看到,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通道南路(旧城北门)。开放时间:全天。

5、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街与石羊桥路交汇处西50米路南 (东街芳清园小区对面)。开放时间:08:00~18:00。

四,酸萝卜的制作方法

1、将白萝卜清洗干净,去头去尾,削皮切条。

2、加一勺盐腌15分钟。

3、看见萝卜条出水后,倒水晾干。

4、加5大勺白醋,2大勺白砂糖,搅拌均匀。(喜欢吃辣的可加适量辣椒/泡椒)

5、将调制好的萝卜条带汁倒入干净无水无油的罐子里,封口。

6、腌制3天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