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2、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3、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
4、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
5、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6、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1、《侏罗纪世界》是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险电影,2015年6月10日于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科学家欧文在纳布拉尔岛上的恐龙主题公园中与迅猛龙们打成一片,并意外发生了一些事故和故事。
2、《远古入侵》是一套由英国电视台ITV和Impossible Pictures公司联手打造的科幻电视剧,讲述了一组由不同人物组成的队伍,负责处理英国境内的异常点和从异常点进入现代的古代或未来生物以及对抗企图利用这些生物的坏人的故事。
3、《侏罗纪进攻》该片讲述了多个世纪后, 病毒因约翰·韩文的重组恐龙计划而被意外重新带回世上。而且病毒更有爆发大规模传染的潜在危险的故事于2013年上映。
1、把豌豆皮剥开,将豌豆(千万不要用水清洗,剥出后直接保存)放进袋子里,密封好以后,平铺整齐(尽量使每粒豆子都很舒服的平躺下,不要和其他豆子挤在一起)。
2、将袋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直接冷冻就行了。
3、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在室温自然解冻,大概5分钟就可以用了。
1、上盆。
盆栽小西瓜应选直径30-50米的圆盆,盆土用园土6份,腐熟堆厩肥2份,河沙2份混合而成,每盆施芝麻饼1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并与培养土拌匀。栽植前,将温度降到10℃进行炼苗,当日气温12℃左右可以栽植,栽时不要散坨,不要损伤根系,栽时挖穴浇水栽苗。
2、温光管理。
栽植后为促进缓苗,白天控制在30-35℃,夜温15-20℃左右,土温15℃以上。发棵期白天保持22-25℃,夜温12℃,土温15℃左右。伸蔓期白天保持25-28℃,夜温15℃以上。开花结果期白天保持30-32℃。夜温19-25℃。西瓜对光照要求较短,缓苗期后要保证充足的阳光。
3、肥水管理。
盆栽小西瓜,只要基肥足,在头瓜采收前原则上不施肥。在西瓜开始膨大时,每盆用果蔬专用的有机液体肥和0.2%磷酸二氢钾交替使用,液体肥稀释500倍浇根。
在基肥不足时,在苗期,抽蔓期及果实膨大期(幼果鸡蛋大小)追施鸡粪颗粒肥,每盆0.5-1千克,追肥挖浅沟,少伤根,追肥后浇水。盆栽西瓜在秧苗期,开花坐果期及成熟期对肥水十分敏感,浇过催苗水后立即蹲苗,防止秧苗徒长,蔓长到一定长度在开花前应控制水肥,使向生殖生长转化,成熟前控制浇水,提高果实含糖量。
4、整枝与留瓜。
盆栽西瓜前期生长势弱,果形小,一般留一主一侧或2-3个子蔓,即除主蔓外,在3-5叶处选留1条健壮的侧蔓,亦有在主蔓长出5-6片叶时摘心,待发生侧蔓选留2条侧蔓。在每个蔓旁插1根小棍,棍上系1根结实的细尼龙绳,绳另一端系在阳台及窗户上,并使瓜蔓缠绕在细绳上,以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