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2、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2、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且已经分卷分目,目录文字也很讲究。
1、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2、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1、第一部群雄逐鹿: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三英战吕布、连环计、凤仪亭、三让徐州、孙策立业、辕门射戟、宛城之战、白门楼(上)、白门楼(下)、煮酒论英雄、袁曹起兵、关羽约三事、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古城相会、孙策之死、官渡之战(上)、官渡之战(下)、大破袁绍。
2、第二部赤壁鏖战:跃马檀溪、刘备求贤、回马荐诸葛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携民渡江、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周瑜空设计、群英会草船借箭、苦肉计、庞统献连环、横槊赋诗、诸葛祭风火烧赤壁智取南郡、力夺四郡、美人计、甘露寺、回荆州、三气周瑜、卧龙吊孝、割须弃袍。
3、第三部三足鼎立:张松献图、刘备入川、凤雏落坡、义释严颜、夺占西川、单刀赴会合肥会战、立嗣之争、定军山、巧取汉中、水淹七军、走麦城、曹操之死、曹丕篡权、兴兵伐吴、火烧连营安居平五路。
4、第四部南征北战:兵渡泸水、绝路问津、七擒孟获、出师北伐、收姜维、司马复出、空城退敌司马取印、祁山斗智诸葛妆神、六出祁山、火熄上方、秋风五丈原。
5、第五部三分归一:诈病赚曹爽、吴宫干戈、兵困铁笼山、司马昭弑君、九伐中原、偷渡阴平三分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