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养松鼠的时候,会发现它喜欢在白天活跃,到了晚上就会进入睡眠,特别是在早上它会显得非常兴奋,而且还会显得非常敏感。
2、松鼠喜欢待在高处睡觉,而且在平常它还会将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在天气很好的时候,还会将食物拿出来晒一晒,防止食物变质。
3、在和松鼠玩的时候,它有时候会用牙齿咬主人的手指头,这是它在向主人表示友好,并且它和主人玩熟了之后,还会主动跑到主人身上待着。
1、动物驱赶:公鹅叫声洪亮而高亢,对松鼠震慑能力很强,一bai只公鹅能够在很大范围赶走松鼠,农民用鹅驱赶果园里的松鼠效果非常突出。猫善于爬树,是小型兽类的天敌,其也能有效驱赶松鼠。
2、人工驱赶:放鞭炮、音响或其他响声驱赶,由于松鼠异常机警,一听到大响声就会吓跑。但这种方式只能一时恐吓,不能长期有效。
3、设陷诱捕:在松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放置捕鼠笼,里面放上松鼠爱吃的松子、核桃、苹果等,松鼠进来了就出不去了。这种方式能够捕抓到部分松鼠。
松鼠,隶属啮齿目松鼠科,泛指一大类尾巴上披有蓬松长毛的啮齿类动物,现存约有58属285种,分布遍及南极以外的各大洲(在大洋洲为引入种)。松鼠生活在树上、有毛茸茸的大尾巴、会抱着松果啃。从海拔6000余米的雪山到太平洋中的热带岛屿,从西半球到东半球,除了接近极地或者最干旱的沙漠中气候极端恶劣、植被极其简单乃至没有的区域,松鼠科的物种活跃在各种陆地生境下,有的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已知最早的松鼠类物种的化石来自始新世的地层。那是距今6500万年~3500万年前的久远时代。那时恐龙刚刚灭绝不久,哺乳动物尚未在陆地上取得控制权,青藏高原尚未成为陆地,欧洲和北美洲仍然有陆地相连,南美洲则是一个巨大的岛屿。最原始的松鼠生活在北美洲,形态与今天的鼯鼠接近。在北美洲晚始新世的地层中还发现了一系列松鼠类物种的化石,不同于任何一类松鼠。北美洲异常丰富的化石松鼠种类显示,松鼠科起源于始新世的北美洲,并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辐射到了大洋洲以外的各大洲,在这个过程中演化出了形态各异、适应各种环境的物种。在现存的啮齿目松鼠亚目物种中,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睡鼠科和分布于北美洲的山河狸科与松鼠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松鼠科是最为人熟知的松鼠家族成员,也是分布最广、种类最繁多的一个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