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阴似箭,一转眼,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了八年级3、4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教学能力有限,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虚心向优秀的语文老师请教,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经过又一个学期的努力,收获了很多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细研教材,集体备课后坚持第二次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后我都会再花时间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我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4、重视朗读、培养语感: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两班中的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准确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20分钟,经过这学期的努力,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
5、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书写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进行至少两篇课外的阅读作品并作摘抄。写作训练每周两次,是写学生自己所读文章的读后感或命题作文。两个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我规定他们每天必须至少练10个字,所练内容主要是以字帖为主,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6、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7、参与教研、取长补短: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8、教学中的不足:我所任教的3、4班语文成绩相对其它平行班而言,还是有差距的,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时时抓,刻刻落实。
(4)学无止境,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的!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饺子,收压岁钱,看“春晚”……浓浓的年味,让人回味无穷。今年春节给我的记忆格外美好、深刻。
2、往年,我总是远远地看着小朋友放着各种鞭炮礼花,心中特别羡慕,今年萌生了尝试一把的念头,我带着爸爸、妈妈和弟弟来到了鞭炮摊上,手雷、轰炸机、魔术弹、装甲车…。花花绿绿的鞭炮礼花选了一大堆。
3、好容易盼到天黑,我迫不及待地拎着礼花鞭炮、带着火机,喊着邻居小朋友就冲下了楼。我俩先选好了位置,决定先放不需要点火的“手雷”,因为都是第一次,所以格外紧张,颤抖的手紧握手雷,扯出引线,猛地用力一拉,便慌忙把手雷抛了出去,可等了老半天也没有声音,我俩憋着气,慢慢走上前去一看,啊哈…。原来因为太紧张也太用劲,把火药给拔了出来,引线却没有拉开,我俩又重新捡起手雷,把火药固定好,捏住引线轻轻一拔,再次迅速扔了出去,“砰”,手雷霎时间炸得四分五裂,发出了巨大的爆破声。我俩激动得蹦了起来:“好过瘾呀!”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剩下几个手雷放起来就没有那么手忙脚乱了,手雷的轰炸声和我们的尖叫声不断交织在一起。
4、放完手雷,我们拿出了“魔术弹”,当火机点燃魔术弹时,先是火光四溅,接着“砰砰砰”像子弹一样的光珠发射出来,冲到空中后如炸开的小火球,绚丽夺目。“轰炸机”咻咻地窜上天,“装甲车”啪啪地飞速前行…。
5、邻居小朋友拿出了他的大个宝贝“雪景”大礼花,当礼花点燃后发射出来一瞬间,天被照亮了,亮如白昼,这绽放的礼花像散落的白雪,又像飞流的瀑布,在天空的幕布上不停变换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6、“儿子…”远处传来了老爸的喊声,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这时才感觉寒风吹得我脸冰凉,可手心却在不停地冒着热气,激动的暖流已经传遍全身,这个夜晚真开心,这个春节格外难忘。
1、《桃花源记原文》的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3、《桃花源记》的意蕴:《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2、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4、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6、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期水平。
7、学生情况分析:本人所教的八年级1至4班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以八2班学生为代表。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8、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9、教学措施: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10、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11、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1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13、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4、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5、出好月考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1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7、教学进度安排。
18、周次教学内容。
19、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1、三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2、四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3、五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4、六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