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泰蓝起源久远兴于明清。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1、关于景泰蓝的起源,在考古学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另一种观点认为珐琅技术起源于公元前12世纪,在欧洲和西亚的一些帝国中很流行。
2、13世纪,忽必烈西征元代,珐琅技术从西亚和阿拉伯传入中国。它首先在中国云南流行,然后到了首都,它很快就受到历代宫廷的喜爱。但学术界也有公认的观点,即明朝宣德时期是中国景泰蓝技术的辉煌时期,景泰年前更是继承了宣德时期景泰蓝制造工艺的优势,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最终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
1、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2、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景泰蓝标准英文名为Cloisonne。
3、艺术地位:景泰蓝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紫禁城金銮宝殿,或者是国子监辟雍宫、颐和园排云殿等等,在这些帝王尊属的殿堂,景泰蓝的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赞叹。
4、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及工艺,2006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排气扇可以局部换风,但是换气扇却可以整体换风。对于排风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让流动的空气进来确是做不到的。
2、换气扇价位高,所以它的作用会比排气扇的作用多一些。排气扇应用最多的就是洗澡间。向外排出多余的水分保证卫生间的干燥。
3、排气扇的噪音大。如果家里需要安装排气扇的话,尽量离婴儿远一些。因为排气扇的噪音是相当大的。用好了可以调节家里的空气。应用不好,邻居可能会说扰民。
1、绿萝水养要每周换水一次,可选择沉淀半天的自来水,并要10天左右滴加3~5滴营养液,为绿萝提供充足养分,还要将其摆放在阳光下,接受5小时左右散光,并将生长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及时进行枝叶和根系修剪,并喷水保湿即可。
2、绿萝进行水养需要每周换水一次,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一般选择用干净的自来水即可,不过需要将自来水先放置12小时让其沉淀,之后再倒入容器中养护。
3、滴加营养液,水养绿萝还要适量为其滴加营养液,从而使绿萝能够有足够的养分旺盛生长,在养护时要10天左右滴加3~5滴左右的营养液,使其养分充足不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4、光温适宜,在绿萝用水养怎么养中还要为其提供20~25℃左右的适宜温度,避免因为温度不适影响其生长,还要将让其接受5小时左右的散射光照,使绿萝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生长。
5、及时修剪,绿萝水养也需要及时修剪枝叶,将其生长过密过长的枝叶进行疏剪,保持其良好的株型,对于其泡水的根系,也要定期进行修剪,把腐烂根系剪除,让绿萝可以健康生长。
6、喷水保湿,平常在水养时还要注意不时进行四周喷水,增加生长环境的空气湿润,避免水养绿萝因为空气干燥不能更好进行生长。还要注意将其远离电器,以防热量过大水分蒸发严重使绿萝生长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