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1、亲情是多么平凡,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
2、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
3、亲情,是人类最崇高、最纯真的感情,也是人类难以割舍的一段情缘。
4、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5、当我忧伤时,亲情给我抚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欢愉时,亲情给了我祝愿。
6、亲情似水,淡淡的,只有用心去品,才会发觉其个中滋味;亥亲情似酒,愈久弥醇,会让人陶醉。
7、亲情,一股脉脉清泉从心田涌出,润遍全身,犹如如酥的小雨滋润大地,唤出一片初春的生机勃勃。
8、亲情,它是一种最平常的东西,又是一种最与众不同的东西。亲情,原来这么重要。让我们珍惜亲情吧!
9、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虑,留下高兴;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亮。
10、亲情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抚育下,你才能安康成长;亲情是力道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你才能强健成长。
1、亲情是最珍贵的,拥有亲情是最幸福的,珍惜亲情更是难能可贵的。俗话说得好:成家才觉持家苦,养儿方知报母恩。人生短暂,来去勿勿,“子欲孝而亲不在,恩欲报而人已去”者常留千古恨!乘年轻、乘现在好好珍惜亲情。
2、高兴时,与亲人共享,愉快的心情充盈弥的漫开来,占据的岂只是整个身心;忧伤时,淡淡的愁绪在亲人关切的眼神中如轻烟袅袅升起,飘走的不只是忧愁。失意时,亲人鼓励的话语是重扬生命之帆的动力;成功时,掌声,鲜花,美酒,奖杯献给亲人是最大的心愿。
3、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那个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1、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2、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5、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6、父母者,人之本也。
7、内睦者,家道昌。
1、《爱怨两不忘》。
2、母亲不识字,课本上的东西她不会。她能做的就两件事:不让我们下地劳动,督促我们读书。在农村,孩子放学放假,都要做些插秧、割稻、锄草这些不伤力的手边活儿。但我和弟弟极少干这些,仅有的几次劳动也是因为顽劣逃学,母亲命我们去地头“尝苦头”。
3、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买了台黑白电视。我和弟弟称它为“天气预报机”:每晚桌子上的座钟指向七点半,母亲会准时打开电视听天气预报。听完了直接关掉,根本不管我和弟弟的“抗议”——母亲怕影响我们学习,电视只有在星期六才让我们看。那时,父亲贩鱼回家晚,该吃晚饭了,母亲命我和弟弟先吃。吃完饭,母亲大吼一声:做作业。我们趴在桌子上做作业、看书,母亲做着针线活,在旁边陪着。
4、有时,白天疯累了,我和弟弟晚上做作业时经常如小鸡啄米般打盹,母亲便用手拍桌子,吼一句:想挨揍吗!直至父亲回来,我们才可以休息。母亲此时进到厨房里,将饭菜加热,陪父亲一起吃。
5、“强扭的瓜不甜”,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小学成绩还勉强凑合,上初中后,数理化学得一塌糊涂。弟弟和我差不多,学习上也是马马虎虎,但在母亲的“威逼”下,我们唯有佯装“发奋”。
6、邻居二叔是村里的“秀才”,家中藏书颇丰。我常和弟弟一起去二叔家“偷”书,晚上在母亲面前“发奋苦读”。《水浒传》《醒世恒言》《三国演义》二叔的藏书我几乎都是在那几年读完的。偶尔,母亲也生疑:这书怎么这么旧?我立即装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冲她吼:这是参考资料,我好不容易跟同学借到的母亲咧嘴一笑,摸着我的头说:“真懂事!”
7、中考落榜,母亲逼我复读。此时村里“打工潮”波涛汹涌,我心思如脱缰野马,早奔向城市了。万般无奈中,母亲让我立下“自己不愿读书,将来不怨她”的字条,还装模作样地找来印泥,非得让我按上红手印。
8、那年初我到省城,跟堂兄学做木匠活儿,推刨砍斧,双手起满血泡,夜里偷哭无数次,这时才知母亲往日的千般好处。母亲呢,后来我听父亲说,在我刚出来打工的那一年,别人都不能提我的名字,一提,母亲就哭,哭得稀里哗啦的,不管什么场合,也不管身边有没有人所谓亲人,就是如此爱怨两不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