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萤光是冷光,萤火虫的尾部有荧光物质,是生物荧光物质,是不会发热的,释放热能来产生光的,物质才会发热,而萤火虫不是靠释放热能来产生光亮的,所以不会发热。
2、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1、当萤火虫幼虫看到田螺或者蜗牛这样的美食时,就先爬到它们的背上。然后用这像针一样的嘴巴给扎几下,就好像给它们注射了麻醉剂一样。让它们不省人事,再给蜗牛来一针消化酶。蜗牛就会变成鲜美的肉汁。
2、然后萤火虫就可以招呼自己的朋友们一起来享受美食了。这是幼虫的猎食方式。如果它变成成虫后,就只会喝点早晨的露水以及一些花蜜,直到最后死掉。
1、萤火虫吃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
2、萤火虫属于肉食性动物,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获得猎物后,用上颚将分泌液注入猎物体内,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再吸入体内。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
1、萤火虫发光的原因:这是由于萤火虫体内一种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与氧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光亮。这种被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像开关一样启动这种反应,当萤火虫产生虫萤光素酶的时候,这种反应就开始了,萤火虫便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
2、萤火虫发光的作用。
(1)发光是为了求偶。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雌雄之间发光相互吸引追逐,寻找自己满意的对象。
(2)发光是为了吓唬敌人。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