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唐朝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5-24 18:37:36

(1)唐朝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唐代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和便利的交通及管理制度为国际交往提供了方便。陆路四通八达。海路开辟更多,有三条路去日本。并开辟了从广州、越南海到东南亚,西亚及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因此,唐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2、此时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快速融合,外国人及外族人影响于唐朝社会的,还有衣食化装,流行时尚。唐朝初期,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妇女出行时头戴幂篱,长可过膝,遮蔽全身。其后学胡人,戴胡帽,穿翻领开襟胡服,至盛唐或衣半袖裙襦,袒胸露面,无复遮蔽。仕女化装追求时兴,如发型仿效少数民族,有乌蛮髻、椎髻;面饰则有吐蕃妆、回鹘妆等。至于餐桌上的饭菜,也在变换花样,开元年间,宫廷御馔“尽供胡食”。

3、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2)麦当劳青睐怎样的人才

热情的工作态度。对于那些希望加入麦当劳大家庭的人员,陈清慧代表公司提出的要求是:“热情,开朗,能主动关注顾客的需求,认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开设了超过600家的连锁餐厅,有近5万名员工和6000名餐厅管理人员在辛勤工作。他们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员工,每天在餐厅和顾客面对面,忙碌着,并快乐着。因为他们热爱这份工作,这种热情给予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有人戏称,麦当劳员工血液中流淌的是番茄酱。的确,如果没有这份热情的工作态度,是无法适应服务业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

全面的工作能力。在招聘人才时,对于那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大公司经历的人员,麦当劳并没有另眼相看。相比这些条件,麦当劳更注重个人的价值观、对服务理念的理解、实际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人才的筛选过程中,更关注他以前的工作经历,还会安排他在餐厅工作3天,考察他的工作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应聘者。

良好的团队精神。麦当劳特别青睐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陈清慧解释说:“在餐厅的环境中,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是麦当劳的追求,要提供好的服务,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麦当劳员工的年龄跨度很大,从18岁到45岁,员工只有学会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融洽相处并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丰富的培训机会。麦当劳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上海公司为例,2004年,公司在员工培训和员工激励方面的投入约150万元。据统计,一位麦当劳餐厅经理的诞生,需要接受超过450小时的训练,而企业至少需要投入100万元,其中包括在麦当劳训练中心接受营运及管理方面的培训、派往香港的汉堡大学接受专业训练等。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麦当劳都有不同的培训计划,帮助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完善的薪酬制度。在员工薪酬福利上,麦当劳的有两条原则,一是保持工资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包括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薪酬方面的调查;更重要的是,麦当劳倡导员工以自己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来实现收入的增加。麦当劳按工作表现付酬,每年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麦当劳在绩效考核方面是市场的领先者。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并和员工讨论其工作表现,评估时采用五个评估等级:杰出、优秀、良好、需要改进、不满意。员工的工作表现被评为“良好”或以上等级,将被考虑加薪或奖励。对于表现不够理想的员工,公司有一个工作表现改进计划。通过PIP计划,麦当劳积极帮助工作表现需要改进或不满意的员工克服客观的困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这样的薪酬制度,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员工能不断自我加压,然后不断提升自我。

(3)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这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同时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原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4)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花木兰是一个身怀家国大义的巾帼英雄。她深明大义、坚毅勇敢,毅然决定替父从军,花木兰的事迹表现出她的高尚品德与爱国热情。

2、在木兰功成名就后,她为了孝敬父母而辞官还乡,这表现出花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洁情操。

(5)苏轼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记承天寺夜游?

1、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3、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